家庭安全問題應引起關注
《法制日報》記者在今天的采訪中最新了解到,在被殺的10人中,周宇新最先殺的是妻子閆冰,然后是兒子和父親。
據了解,當天晚上,周宇新在作案現場共抽了4包香煙,尤其是殺幾個親人時都間隔了一段時間。
殺完親人后的周宇新似乎“放松”了,干脆來個一不做二不休,隨后陸續將店內其他幾人殺掉,而71歲的鄰居是聽到周宇新家有異常動靜查看情況時被殺的。
家庭本應該是社會每個成員的“停靠站”和“港灣”,但對周宇新一家人來說,家卻成了丟舍性命的“沙場”。
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思寧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去年福建南平血案暴露出的是校園安全問題;系列醉酒駕車案暴露出的是公共安全問題,而周宇新案應該是社會管理層面的家庭安全問題。”
“從社會管理層面來講,機關、企事業單位、校園、其他機構及社會整體層面上均有相應的機構組織來抓安全,但還是出現了一些惡性案件。而作為社會基本的細胞家庭,其安全問題還是一個‘盲區’。一提到家庭安全,大家想到的只是水、電、煤氣及防盜、防搶方面的生活常識性問題,卻很少有人關注家庭成員內部引發的安全問題”,張思寧說。
張思寧建議,應該結合中央提倡的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借鑒國外一些成功經驗,發揮基層社區作用,在現有社區矯正的基礎上,擴大社區工作者的服務對象,對那些有精神病家族病史、家庭矛盾較大、受過重大情感挫折或事業失敗等多種特殊人員,多一些關懷和幫助,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社會因素。
如果通過努力,基層社區能夠承擔起這一重任,將周宇新這一特殊群體作為重點工作對象,那么這起慘案還會發生嗎?
實行網絡實名制或多道約束
據周宇新歸案后講,他之所以產生殺人動機并第一個殺死妻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妻子整天上網聊天,沉迷于網絡,并且還與網友有不正當關系。周宇新作案后在日記本上寫下了“是網絡害了我們”的內容。
對此,張思寧分析說,虛擬網絡與現實世界有很大差別,很多受法律或道德約束的現實問題在虛擬網絡中卻無拘無束,如由網戀引發的婚外情、一夜情等。如果能夠實行網絡實名制,對于一些人尤其是有家庭的男女來講,或許會多一道約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