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來自日本福島縣矢祭町的一名農民(左)在東京街頭促銷農產品。
?
海口網4月18日消息?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董事長勝俁恒久17日公布了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處理路線圖,并表示預計使1號至3號機組核燃料降溫到100攝氏度以下、反應堆進入冷停堆狀態、控制放射物泄漏等需要6至9個月。
該路線圖顯示核事故處理工作包括“反應堆和核廢料池的冷卻”,“放射物泄漏的控制”和“周邊環境的監測”三個方面。所有工作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期3個月,力爭實現“輻射量切實減少”;此后第二階段為期3至6個月,目標是“管理放射性物質泄漏,大幅降低輻射量”。
東京電力公司17日還表示,在發現2號機組水閘附近海水放射性物質濃度激增后,該公司擔心從反應堆泄漏的高放射性污水流入海中,因此決定把核電站周邊海域放射性物質監控點由6個增加到16個以查明情況。
對于核電站周邊地區避難居民何時可以回家的問題,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17日表示,6至9個月后將聽取原子能安全委員會的意見后再做決定。
據日本警察廳統計,截至17日18時,此次地震海嘯和余震災害已造成13802人死亡、14129人失蹤。
強勢產業變成軟肋
日本政府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此次特大地震海嘯災害和核泄漏事故中,日本僅道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和企業設備的直接損失最多就達25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83日元),遠超過1995年阪神大地震時的10萬億日元損失。東部沿海地區遭海水淹過的農田達2.36萬公頃,重災區所有漁港都遭毀滅性打擊,2.25萬艘漁船大部分受損。農林水產省估算,僅漁業直接經濟損失就達1800億日元。福島核電站30公里避難圈內有2000多家企業,其周邊地區的工業、農業、漁業和畜牧業等將長期停滯。
日本制造業企業過去以產品“獨此一家”、“隨要隨到”等生產和物流方式為自豪,此次卻被地震海嘯和核事故一舉擊潰,強勢發展的產業變成了脆弱的“軟肋”。日本東部沿海地區的制造業停產,使得零部件供應不足,并導致制造業整體遭受“供應鏈斷裂”壓力。以汽車業為例,豐田、日產和本田三大汽車廠商先后宣布4月恢復生產,但開工率只有震前的一半。
日本政府本月13日公布了4月的月度經濟報告,把對經濟整體形勢的評估從“轉而復蘇”下調為“現階段勢頭變弱”。這是自去年10月以來日本首次下調經濟整體形勢評估。14日召開的西方七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認為,遭受地震海嘯和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打擊的日本,以及利比亞、中東北非局勢是世界經濟出現下行風險的重要因素。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15日發表的聯合聲明,對日本大地震產生的諸多影響導致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強表示擔憂。
提供就業信息服務的每日通信公司14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3月遭受地震海嘯災難后,將于2012年3月畢業的應屆生中約有70%認為求職活動“將比上屆辛苦”,比前一個月增加了一倍。日本政府12日表示,將在2011年度第一次補充預算案中增加1萬億日元,用于提高就業協調補助和失業補助。
外國游客大幅減少
日本觀光廳14日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3月訪日外國游客數比去年同期銳減50.3%,創下自1961年1月開始統計以來的最大降幅。日本觀光廳開展赴日旅游推介的15個國家和地區的降幅為34.1%至64.6%,災前日本日均接待外國游客1.96萬人,災后僅為原來的1/3。由于此次核泄漏事故等級已被上調至最高級別7級,觀光廳擔憂外國游客不愿赴日的狀況可能會持續下去。
日本銀行(央行)總裁白川方明日前表示:“短期來看以生產為中心各領域必將受到巨大影響。”另一方面,由于災后有望出現重建需求,多數民間經濟學家認為今年第三季度起的經濟增長率有望由負轉正。還有學者認為,應把危機變轉機,使自然災害變成國家改變發展模式、企業改變經營模式、個人改變生活模式的契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