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圍市場齊跌影響,上證指數昨日再度下穿3000點,引子在外圍,問題在內部。
目前通脹勢頭依然咄咄逼人,市場游資仍十分充裕。3月份M1出現反彈,說明貨幣活化與熱錢流入兩大因素中和了相當部分的量化調控政策。同時,也說明在目前的通脹成因中,輸入性通脹已是主要因素,從而使得調控難度越來越大,這決定著在比較長的可預期周期內,緊縮性政策還難有預見性松動。
全球性通脹的源頭是美元量化寬松,相對于新興經濟體極度厭惡通脹不一樣,相對于歐元區首度加息也開始警惕通脹不一樣,剛剛走上復蘇之路的美國經濟需要以通脹來進一步刺激與鞏固已有的復蘇。美國3月份CPI環比上升0.5%,不包括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CPI環比上升0.1%,同比升幅為1.2%,仍低于2.0%通脹警戒線。因此,短期內美聯儲退出寬松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全球資產價格仍處于居高難下之境地。在國內反通脹的貨幣政策上,“提準”屬于量化調控,加息屬于價格型調控,雖然同屬緊縮政策,但兩者所起的作用不一樣。“提準”收緊了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而對游資、熱錢、民間資本的約束力有限;相對來說,民間資本對加息等價格型調控更敏感。因此,“加息需謹慎,提準無上限”的貨幣政策可能會進一步導致經濟活動冷熱不均的局面:通脹壓迫下的游資、熱錢等仍在四處逐利,而體系內經濟活動所需要的正常流動性被繼續抽緊。久而久之,經濟活力必然會繼續減弱。因此,繼今年一季度“高通脹、高增長”之后,后續股市可能面臨通脹仍在、增長乏力的基本面結構,這是目前制約行情整體上行空間最大的后顧之憂。
目前行情仍是受場內存量資金的挪動變化帶來局部熱點快速輪動、交替漲跌的格局。受制于增量缺乏、預期分歧等因素始終無法出現規模型行情。低估值防御與局部性主題行情兩種風格時有相互爭艷,低估值板塊有防御優勢,主題股有行情“故事”。從而形成了低估值板塊“鎖定指數”,主題性股票交錯漲跌的行情局面。滬深300指數對應2011年動態市盈率為12.2倍,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對應2011年動態市盈率分別為27.2倍和36.3倍,成長股相對周期股的估值溢價仍在高位。依據年報和一季報,銀行等權重板塊業績普遍超預期,而中小市值成長股業績則普遍低于預期,從而形成周期股盈利預期上調、成長股盈利預期下調導致兩者估值乖離繼續擴大的局面。進而使得權重板塊的防御性更顯突出,小市值成長股調整壓力繼續加大的行情格局。
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已經披露完畢,行情也開始進入了年報與季報披露的尾聲期,4月下旬是傳統意義上的市場調整配置方向和配置結構的“調倉”時期。目前指數震蕩幅度拓寬、個股大范圍起伏不定正是市場調整配置方向和配置結構的具體表現。
近期投資策略上觀察比操作更有意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