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1日消息??一項可快速高效吸附過濾核污染廢水,并可用于防治放射性物質碘-131及其他放射性碘同位素的擴散,廣泛應用于核事故應急、核設施防護、醫療放射性廢水處理的新技術,在河南研制成功。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2011年4月14日的檢測報告顯示,檢測顯示,將10克利用這一新技術制作的新材料——催化生物陶顆粒,浸泡在含有12640貝克/升的放射性碘-131的核廢水中20分鐘,可以吸附固定高達99.97%的放射性物質碘-131。性碘-131的核廢水中20分鐘,可以吸附固定高達99.97%的放射性物質碘-131。
另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術重點實驗室2011年4月13日的檢測顯示,利用這種新材料過濾放射性高達185萬貝克/升的碘-125廢水,僅用5分鐘的水力停留時間,放射性碘-125去除率高達92%。這項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新技術,是由一個環境科學、化學、生物學、物理等科學家組成的跨學科團隊研制。
據介紹,這種新材料叫作催化生物陶,但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陶瓷,也不同于傳統的吸附材料;利用這種新技術制作的顆粒,是一種具有定向選擇性功能的高效吸附材料,可以快速、簡便、高效地吸附固定放射性物質碘-131。(崔杰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