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4日消息??4月22日,比利時創造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全球和平時期處于“無政府”狀態下時間最長的國家。
無法組建新政府
據報道,去年的4月22日,比利時總理勒德姆提出內閣全體辭職,成為看守政府總理。一年后的今天,勒德姆還在“看守”,等待立場南轅北轍的政黨能達成合組建新一屆政府的共識。
報道說,一年前,比利時北部操荷蘭語的區域和南部法語區在文化、政治和經濟上的分歧嚴重,已經到了五黨聯合政府無法運作的情況。其后,總理勒德姆宣布請辭,國會隨后解散在6月改選,但至今仍無法組成新政府。
報道指出,比利時在超越伊拉克連續289天無政府的紀錄后,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和平時期全球過渡政府存在時間最長的國家。比媒體當時還辯稱,柬埔寨從2003年7月17日到2004年6月15日共353天無政府,才是世界紀錄保持國。如今,勒德姆的“臨時”政府已正式成為世界冠軍。
因不同語種分裂
分析稱,比利時長期無法組建新政府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口為600萬的荷語區與人口為450萬的法語區對劃分聯邦與區政府權限的政體改革始終無法達成共識。自1970年以后,比利時所有政黨均一分為二,分屬法語及荷語政黨,不再有全國性的政黨。
比利時北部佛拉芒區主要使用語言為荷語,南部瓦龍區主要語言為法語,布魯塞爾為雙語區。分析說,由于佛拉芒區與瓦龍區使用語言及文化各不相同,且近年來佛拉芒區經濟發展形勢超過瓦龍區,故佛拉芒區要求更多自治權,甚至獨立之呼聲始終不絕。
各領域正常運行
雖然是看守內閣,比利時仍通過預算,讓公務員繼續支薪。火車、公交車照常行駛,個人與企業并未被加稅。看守政府還負責調整油價、貨物稅、退休金和最低工資。連北約對利比亞展開軍事干預行動,比利時都有參與。
比利時政論家歐特指出,正因為這種“一切如常”的狀態,減弱了比利時組建新政府的急迫性。副總理預言看守內閣恐怕得到2014年國會再次改選時,才能“功成身退”,歐特認為,這或許不是開玩笑。
比利時分析人士認為,除了國王的“幫助”,另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地方政府自治權限比較多,減緩了中央政府弱化帶來的影響。
多國曾無政府
2003年至2004年期間,柬埔寨曾353天處于“無政府”狀態。
荷蘭在1977年創下208天無政府紀錄。
伊拉克在2010年創下289天無政府紀錄。
此外,吉爾吉斯斯坦、馬爾代夫等國都出現過“無政府”狀態的局面。
據新華社、中新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