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市經濟是我市一大特色之一。(記者 李傳華 攝)
?
海口網4月24日消息(記者 李傳華)夜市經濟是海口的一大特色之一,我市開展“五大工程”環境綜合整治以來,出于民生需求與考慮,允許夜宵攤販可以在每晚的10點半后出攤經營,但是,夜市攤主只管擺攤賺錢,攤位臟亂差、占道堵路、衛生缺失等等,市民意見紛紛,城市管理者頭疼。夜市環境衛生管理該如何加強,值得有關部門認真研究。
目擊:夜市臟得不像樣
多數夜市都臟得不像樣,這是記者連日來走訪夜市最大的感觸。
4月21日凌晨2時左右,記者在華海公園旁看見,有幾個攤販在這里擺賣燒烤、清補涼,經營的品種與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攤位前都丟滿椰子殼、紙團、竹簽、塑料袋。車輛經過或風吹過,塑料袋就飛起來。
4月22日晚上11點,記者在海墾路看到,不少的夜宵攤點都已出店經營,有的甚至擺在機動車道,地上無不是一片狼藉,有的攤位甚至將洗鍋洗菜的水直接潑到路面上,油污將地面污染得一塌糊涂。
義龍路夜市火爆眾人皆知。記者23日一大早前去采訪,攤位沒有了,但地上污跡斑斑,有的甚至連垃圾都沒清掃,一名在這里打掃的環衛工人對記者訴苦:負責這段路,累死了!
?
夜市攤位無序放開導致經管難。(記者 李傳華 攝)
?
無序開放造成監管難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夜市衛生臟亂差,很大程度上在于無序開放。
記者了解到,海口開展“五大工程“之初,出店經營的夜市曾被叫停,但后來因為考慮到老百姓的消費需求,特別是一些攤主的“吃飯”問題,海口市采取了一個“折中”的方式,那就是各區根據各自轄區甚至是各路段的不同性質,可以在晚上10:30至11點間陸續開放夜市,即經營攤主可以出店經營。但要求攤主必須把環境衛生做好,收攤前必須清潔干凈。
但是,很多攤主每天晚上出攤經營后把做好環境衛生的要求當“耳邊風”,一些有固定店面的攤主稍好些,但一些流動攤販就不一樣了,他們從哪里來,收攤了到哪里去,幾乎無人知道,遵守衛生要求對他們來講就是“耳邊風”。
龍華區城管執法大隊大隊長王斌說,最難管的就是這些流動攤販,污染了環境甚至因食品問題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基本上拿他們沒辦法,比如一些路邊的燒烤攤,就那么一個小攤位,推來就賣,賣完就走。
王斌認為,無序地放開最大的表現就是夜市攤遍地開花,到處都是,成為導致夜市污染城市環境的最大“污染源”,誰都可以弄幾個鍋灶跑到馬路或街道上擺攤設點,沒有門檻,魚龍混雜,城市管理部門難監管。
海墾天橋旁,頭天晚上夜市經營導致路面污染極重。(記者 李傳華 攝)
?
建議:每條路段應劃統一區域限時限地經營
夜市經濟是海口人的一種生活需求,但是對環境衛生的污染卻不容忽視,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找到平衡,城市管理者和市民都有各自的見解。
市民李大偉說,可以借鑒我市環境綜合整治中設疏導點的經驗,采取的“四統一”方法:統一夜市經營區域,對違章占道行為,一律取締;統一夜市經營時間,不得提前擺攤,不得延時收攤;統一落實保潔責任,否則按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相關法規予以處罰;統一規范經營行為。
王斌的意見則是,與其無序地放開,不如有序地管理,每條路可以劃出一定的區域來供攤販們經營,不能像現在這樣遍地開花。而且要出臺規范性文件,給夜市管理與經營都戴上“緊箍咒”。提高門檻,所有夜市攤主必須持到食品衛生、交通、市容環境衛生、環境保護等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后,方可經營,對沒有辦理的一經發現立即取締
龍華區城管局局長符海曼認為還應該加強對攤主的教育,先教育,最后才是處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