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中國白領過勞現象普遍 自嘲如同黑煤窯里的童工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1-05-03 15:28

    ?

      正是這些微博中的蛛絲馬跡讓網友們深信,潘潔的英年早逝是因為過度勞累所致。網友“余天寅”和潘潔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他說:“潘潔的同事告訴我,她有時是一邊哭一邊加班的,常說壓力很大,有崩潰的感覺。”而潘潔的父母也曾向當地媒體表示:“長時間超強度的工作與我女兒的病有直接關系。 ”

    ?

      面對網友對潘潔死因的質疑,普華永道方面否認了“過勞死”這一說法。

    ?

      4月12日,普華永道管理層就潘潔一事給所有員工群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對潘潔的突然離世表達了哀悼,同時強調:“必須要澄清的是,潘潔并非過勞死。”

    ?

      而對于潘潔的疾病最終導致死亡是否與過度勞累有關,主治醫生表示:“過度勞累可能是其疾病的誘因。一般來說,過度勞累肯定會導致免疫力下降,讓病毒有可趁之機。但要說一定因為過勞而導致她的死亡,很難獲得直接醫學證據。”

    ?

      困在寫字樓的格子間

    ?

      雖然潘潔過世已有近二十天,但由潘潔事件引發的人們對過勞死的話題還沒有停歇。在現代職場中,“過勞”是一種常態,困擾整個白領群體,類似潘潔的悲劇已經屢見不鮮:

    ?

      2003年8月25日晚7時多,時年25歲的戴爾公司員工鄭杰,在廈門戴爾公司中國總部加班時因腹部劇痛倒地,隨后被確診為癌癥,50多天后不治身故。

    ?

      2006年5月底,中興公司工程師程明,在出差進行重點設備保障工作時不幸去世,年僅32歲。程明的去世被中興內部同事認為是“過勞死”。

    ?

      此外,還有25歲的華為員工胡新宇加班過度猝死、37歲的上海中發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南民因突發腦血栓去世……

    ?

      曾幾何時,國人還是以旁觀者心態評論著的鄰國日本的“過勞死”現象,如今已在我們身邊蔓延。“過勞死”不僅僅威脅著在生產線上勞作的普通工人,目前還呈現出向高科技領域、“白領”階層蔓延之勢。

    ?

      潘潔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關注,主要是因為很多人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輿論空間里彌漫著無奈、憤慨,更有一種真實的焦慮。在微博上,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是什么樣的工作值得讓人獻出每天18個小時,卑微地趴在案頭,盯著Excel上冰冷的數字,然后不明不白獻出自己和家人的希望?”

    ?

      在位于北京的某跨國IT公司工作的程序員周明(化名)平時工作強度也很大,有時為了按時把程序交給客戶,加班到次日凌晨很平常。他告訴本報記者:“現在自己每天都感到很疲勞,真的感覺像黑磚窯里的童工,不停地干呀干,不同是我們的‘磚窯’是寫字樓的格子間。”

    ?

      據智聯招聘調查顯示,職場人士中,48.6%表示自己壓力很大,72.5%表示工作壓力已經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其中近六成懷疑自己有輕微抑郁癥狀。網友mili2010在外資銀行工作,她告訴本報記者,由于工作壓力大,晚上會做一些噩夢,夢到從很高的地方掉下來,或者夢到高考、追殺等場景。有一次夢到第二天要交的作業始終沒有辦法完成,極度崩潰后突然間醒來,發現原來還在上班。

    ?

      既然過度加班讓白領們如此疲憊,為何還要拼命加班?本報記者遇到的大部分受訪者給出的答案是,如今的就業形勢很不樂觀,找到一份讓許多人艷羨的工作已經很不容易,如果連加班都不樂意,萬一被開除怎么辦?

    ?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胡守鈞教授向本報記者指出,由于競爭激烈,年輕白領要每天加班才能保住這個飯碗。很多人更是積極主動加班:其原因在于怕在與同事的競爭中處于下風,從而影響自己的事業發展。正像網友們無奈感嘆的那樣:“如果溫飽不愁,哪個傻子會拿著自己的性命去換工資”,“房價飛漲、物價上漲、壓力山大、前途未卜,逼著我們拿青春換取面包!”

    ?

    相關鏈接:
    七成職場人憂慮“過勞死” 有病拖延不治是誘因
    驚!預示上班族“過勞”的27個危險信號
    大城市白領“過勞”成常態 追求高收入成主因
    [來源:新華網] [作者:宋媛、張夢潔、潘旭、陶虹] [編輯:陳肖梅]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