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9日消息??5月7日,印尼鴿記航空公司一架中國制造的新舟60支線飛機,在執行從西巴布亞省索龍市飛往凱馬納縣航班準備降落時墜毀,飛機在距離跑道500米處墜入海中,機上有21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
印度尼西亞交通部發言人埃爾萬表示,墜毀的飛機上的27人可能已全部遇難,不過,經初步認定,機上沒有中國公民。
截至記者昨日發稿,此次飛機墜毀的原因尚未最終披露,而據記者了解,這是近幾年來國內外訂單日益增加的國產新舟60飛機,首次經歷重大空難事故。
針對這次空難,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目前新舟60還沒有得到發達國家的訂單認可,而在國內,其大部分訂單主要由中航工業控股的幸福航空履行,如果事故原因無法盡快出爐,可能在短期內影響國產飛機的銷售。不過,也有業內認為,由于事故發生在空難多發的印尼,一次空難也無法對某一機型的口碑造成致命影響。
事故原因仍待調查
新舟60飛機是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西飛集團在50-60座級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民用支線飛機,同時也是我國第一架從型號研制階段開始,在研制程序、設計方法、實驗技術、試飛演示和計算分析軟件等各環節完全按照與國際接軌的適航標準(CCAR-25部)進行審定的飛機。
目前,該機型已批量出口到津巴布韋等非洲國家,最近幾年也開始被包括國內航空公司在內的亞洲航空公司所“接納”。
2006年5月10日,新舟60飛機通過審查并取得印尼頒發的適航證,當時是國產運輸類飛機首次獲得國外型號合格證,從而為新舟60飛機出口印尼等東南亞市場鋪平了道路。同年6月7日,西飛與印尼鴿航簽訂了15架新舟60飛機購銷合同,當時也是我國民機外銷史上一次性購機數量最大的一個合同。
對于此次墜機的原因,印尼救援機構負責人向當地媒體透露,初步認為出事空域能見度很低,很可能這次空難是由惡劣天氣造成。不過,有當地官員則表示,現在就斷言空難的具體原因仍為時過早。
記者昨天從西飛集團獲悉,西飛方面也正在了解事故發生的情況,并將派出工作組趕往現場配合調查事故原因。
國產支線飛機ARJ21項目前副總設計師周濟生昨天則對記者分析,天氣不好只是客觀原因,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飛行員可以選擇不著陸或者轉場,而如果當時真的是惡劣天氣下仍強行降落,那么要么就是塔臺指揮的問題,要么就是飛行員判斷或者飛機本身的問題。
周濟生介紹,根據波音等飛機制造商幾十年來對空難發生原因的統計,66%以上是由于機組操作失誤,處理不當造成,飛機本身的原因則以12%左右占第二位,比如系統故障、結構件損壞等,其他原因還包括天氣、塔臺指揮等各方面因素。
國內運營近10架
西飛集團的相關人士昨日告訴記者,新舟60飛機已經獲得了國內外的近180架訂單,大部分交付用戶都是國外用戶,目前,國內航空公司使用新舟60飛機的主要是幸福航空和奧凱航空。
今年3月24日,幸福航空剛剛引進了一架新的新舟60飛機,從而使幸福航空的新舟機隊規模達到6架,此外,幸福航空還有3架新舟60訂單尚未接收。
而奧凱航空則是國內航空公司中首家訂購新舟60的企業。早在2006年,奧凱航空就曾意向訂購30架新舟60飛機,并在一年后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落實了10架新舟60飛機。
昨日,奧凱航空創始人劉捷音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公司共運營兩架新舟60飛機,主要執行煙臺、大連、沈陽等“環渤海快線”城市間的航線飛行。
“我們運行下來感覺新舟60故障不是太多,此次印尼事故后是否要對公司旗下的新舟60飛機進行檢查,還有待西飛方面給我們的最終通報。”劉捷音指出。
除了幸福航空和奧凱航空,另一家民營航空公司云南英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也訂購了一架新舟60飛機,并在云南高原執行了昆明—思茅包機的試運行。
而據記者了解,在新舟60的基礎上,中航工業還研制了改進型號新舟600飛機,今年3月剛剛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公開首飛成功,正式投入使用。新舟600飛機現已獲得國際國內訂單16架。
由于價格為國外同類飛機的2/3,直接使用成本比國外同類飛機低10%~20%,截至目前,新舟系列飛機(新舟60飛機和新舟600飛機)已經累計獲得訂單196架,交付用戶54架,出口到13個國家,在國內外上百條航線上運營。
?
?
相關鏈接
一小型客機墜入印尼東部海域 機上27人全體遇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