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5月8日美國公布部分繳獲的本·拉丹錄像資料這張美國國防部5月7日公布的錄像截圖顯示本·拉丹在住所內觀看關于自己的電視節目。美聯社新華社
“基地”反撲行動可能紛至沓來
【香港《亞洲周刊》5月15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題:全球反恐還只是剛剛開始
本·拉丹終被擊斃,奧巴馬除去了美國頭號心頭之患。但軍事專家大都認為,拉丹時代過去,絲毫不代表國際社會更安全了, “全球反恐還只是剛剛開始”。
專家認為,拉丹死去了,但作為一種勢力不會徹底消亡。恐怖主義的力量正在重新聚集,包括塔利班發動的攻擊,一次比—次大。經過10 年,恐怖力量不僅沒有削弱,還有某種重組的可能性。他們一定會報復。恐怖主義甚至會以此在某種程度上整合起來,借拉丹的死而樹立一種新的精神號召力。
據傳拉丹有遺言,指示“基地—高層,在他死后要在全球發動恐怖襲擊,9 ·11事件10周年,本來“基地”就有相當規模的針對西方的恐怖活動,拉丹被擊斃,恐怖活動有可能提前實施,規模也會更大,世界需要做好防范。
【香港《亞洲周刊》5月15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題:后拉丹時代國際反恐戰爭險惡
國際反恐斗爭步入 “后拉丹時代”,這一斗爭必將更為險惡。貓捉老鼠的游戲玩了10年,老鼠的心態會比貓好。讓美國郁悶的是,老鼠總會適時露一下面,或羞辱一番美國,或鼓動一下分布全球各地獨立活動的小鼠,每次都逗得美國及其盟國惱怒不已。如今,拉丹被美國雄貓滅了。各地小鼠的思維視角和行為方式較“英雄”老鼠時代更為復雜多變,它們憤怒了,蠢蠢欲動,誓為老鼠“英雄”復仇,形勢不容樂觀。拉丹之死,對國際反恐而言,只是一個頓號。
拉丹斃命了,但全球與恐怖主義作戰的難度卻沒降低,更大考驗還在后頭。拉丹死后,“近期可能掀起一股恐怖襲擊和爆炸狂潮”的輿論,在全球回響。
【香港《亞洲周刊》5月15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題:拉丹已死但恐怖主義難亡
就美國立場而言,能將首犯拉丹擊斃,毫無疑問乃是10年反恐的重大勝利。
不過,盡管美國人對拉丹恨之入骨,但在許多伊斯蘭國家,他卻普遍被視為英雄。美軍在擊斃拉丹后,即匆匆將其海葬,但確切地點秘而不宣,就是擔心地點將來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圣地,由此可看出美國的心理虛弱。
拉丹之死會不會推動伊斯蘭世界反美脫美的新浪潮,已成了未來歷史發展中的開放問題。拉丹這樣的人物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特定歷史條件造就的。如果美國仍追求窮兵黷武、好戰侵略、殺戮別國人民的國格不變,拉丹這種人是永遠殺不完的。
?
?
相關鏈接
世界各地“圣戰組織”網絡上叫囂為拉丹復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