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6日電關于將在6月下旬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部長級會議上公布的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事故報告書,共同社15日獲悉了日本政府制定的報告大綱。
?
雖然報告書稱,日方未能預測到事故的長期化,“被指出應對措施存在不完善之處”,但是認為政府在成立對策總部、發出疏散命令等事故發生后不久的緊急應對是“妥當”的。因信息公開滯后而備受批評的“緊急時輻射影響迅速預測網絡系統(SPEEDI)”的估算結果也“正在按序公布”。報告書中,本著積極態度來介紹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措施的表述十分顯眼。
?
日本政府以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原子能委員會和東電等為主成立了小組,對報告書進行了討論。雖然日方將在與本月末訪日的IAEA負責人磋商后匯總報告書,但卻連該小組的存在都未對外公布,因此有人批評說,報告書的內容只反映日本政府和東電的“局限性見解”。
?
IAEA報告書是向國際社會通報事故現狀和教訓的重要材料。大綱按時間順序詳細敘述了東日本大地震和海嘯的狀況、核電站事故的狀況和評價、緊急時的應對和評價、放射性物質向周邊環境的排放等。報告書除了圍繞東電的事故處理日程表介紹“為平息事故所采取的措施”外,還記載了“獲得的經驗教訓”。
?
報告書肯定事故的初期應對稱,“下令疏散等基礎性應對措施大致按計劃實施了”,“從緊急疏散的觀點來看,大致做出了必要的應對”。報告書就一度被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延遲公布的SPEEDI數據稱,累計被輻射量“從3月23日起得以即時公布”,放射性物質的擴散預測結果也“從5月3日起,得以按序公布”。
?
報告書將事故定位為大幅超出安全設計預測的“嚴重事故(Severe Accident)”,稱對事故的長期化估計不足。報告書還提到了日方“被指出存在事先說明不充分、混亂和不完善”的問題。
?
?
相關鏈接:
反應堆芯熔毀 福島核事故處理“水棺”作業難收官
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向日本派遣調查團 查明核事故
日本核事故放射性物質最高飄至8公里 全球擴散
日本首次公布核事故警戒區內土壤等輻射水平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救援人員稱日核泄漏搶救緩慢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