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17日消息 陽光海灘一直讓許多久居北方的人們心動不已,能在椰風海韻、碧海銀沙的海南擁有一套房子度假、養老,更成為內地人們向往已久的事情。據調查,中國最適合買房養老的10大城市中,海南以優良的環境優勢入選其中。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楊振寧先生曾表示,海南是全球華人最為理想的養老勝地。而臺灣著名文學大師李敖也稱,希望以后到海南養老。
所以,盡管如今一系列嚴厲的房產調控政策頻出,但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優質資源無與倫比,依舊有一批又一批老年人在海南置業養老,明智的開發商在商品住宅成交市場的重創中開始將目光投向養老養生型地產。然而,海南的養老養生型地產是一個相當新興的地產項目,就海南目前的養老養生地產的發展現狀來看,還停留在試水階段,以養老養生為主題的項目少,而且,現有的部分養老服務設施為政府及慈善團體建設的社會服務機構,如養老院、療養院等,存在著產業覆蓋面積小,基礎配套設施落后等弊病。
業內專家表示,養老地產市場競爭壓力小,目前其只是處于“萌芽”階段,在海南房地產市場中仍有大量發展空間,但在今后的開發建設中,應該更注重養配套設施。
優質資源做招牌買房養老成風潮
“海南四季如春,氣候和環境都令人羨慕,居民也十分的淳樸,公交車讓座率堪稱全國第一,簡直是養老的天堂,”來自江蘇70歲的李大爺說起海南的環境不盡嘖嘖稱贊,李大爺說他和老伴在海南已經生活了七年,他們已經深深被這座海島所吸引,不僅是因為優質的居住環境,適宜的氣候使得身上一些病情得到緩解,聽到李大爺對海南的美好描述,家鄉很有朋友都有前來海南置業的打算。
原本是“候鳥老人”的王大爺和老伴已經非常習慣海南的生活,舍不得陽光和沙灘,如今幾乎一整年都選擇留在海南生活,不愿意回東北老家。“我很喜歡海口的生活,這里環境好,我多年哮喘的老毛病在海南都自動痊愈了,孩子看到我在這呆著好,立馬就給我們買了套房,讓我們這舒適養老。”王大爺說,現在每天和老伴一塊到公園散散步,和老年朋友下下棋,周末和兒子一家一起去海邊走走,過得非常愜意。
限購下,開發商轉型試水海南養老地產業
海南澄邁的金江,處在萬畝森林包圍之中,空氣鮮活四季蒼翠,寶信房產看重其原生態優勢,斥資打造宏大的養老養生項目——南亞四季春城;四季康城項目,以建設一座“濱海度假養生城邦”為定位進行規劃設計,該項目負責人表示,他們將陽光住宅與熱帶園林水乳交融,更配備了獨立商業步行街和大型綜合性商場,讓養生度假生活變得繽紛多彩。此外,萬泉水郡、南國威尼斯城、博鰲金灣等項目也紛紛大打“養老養生牌”,標榜讓購房者感受原生態的生活品質。
“我們認為,海南養老養生型地產發展市場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西海岸一開發商直言,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隨之改變,島外老人愈來愈注重養老養生,房價的高企依然擋不住這些老年置業群體對物質條件和精神享受提出的高要求。所以,他們接下來會加大對休閑化、康復化及產業化的養老地產項目產品的開發力度。
候鳥老人:希望海南能多打造成熟的養老社區
“海南缺乏比較成規模的養老社區,應該打造適應老年人居住,生活便利的成熟養老社區。”來自四川的石奶奶在海南已經居住20年,她認為,海南的養老地產尚處于萌芽階段,不能照搬商品房的模式,應該多考慮老年人的需求,特別是外地老年人的需求,讓他們在異鄉養老有歸屬感,以此打響“健康島”的品牌,吸引更多老人前來置業。
據有關調查顯示,海南商品房的銷售對象中71%的購房者為島外市民,且大部分用于養老型置業,海南養老養生型地產這一新興地產項目引發關注。但就海南目前的養老養生地產的發展現狀來看,現有的部分養老服務設施為政府及慈善團體建設的社會服務機構,如養老院、療養院等,存在著產業覆蓋面積小,基礎配套設施落后等弊病。
專家:養老地產的開發建設應更注重周邊相應配套設施
“中國未來面臨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老齡化,所以養老地產不僅市場競爭壓力小,而且目前其只是處于“萌芽”階段,在海南房地產市場中仍有大量發展空間,但在今后的開發建設中,應該更注重養配套設施。”
一名房產人士也持相同觀點,認為發展養老地產首要的是配套設施。他分析說,因為環境氣候的特殊性,海南的房產許多是以養老度假為主的,所以醫療、生活配套設施往往是購房者首要考慮的問題,若是生活配套跟不上,對于業主來說,尤其是老人,周邊沒有醫療設施的話,這方面的顧慮機會更大,而且日常的生活起居沒辦法簡易化,那么生活的舒適度也會大大降低。
該人士表示,海南目前養老型地產仍有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項目周邊的生活配套設施、休閑鍛煉設施、醫療環境設施等,同時有待加強的還有教育設施,很多的家庭中老年人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是撫養孩子的中堅力量,因此養老的同時也會帶上孫子同往,教育設施也成為了許多老年人注重的因素。
?
相關新聞
?
養老保險賬戶余額可繼承 不滿15年可延長繳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