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銀行信貸緊縮,還是成本持續上漲,都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挑戰。轉變經營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在此時顯得尤為迫切。專家認為,要從根本上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狀況,需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形成合力。
從5月18日起,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再次上調0.5個百分點,大型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1%,中小型銀行則達到17.5%,再次刷新歷史高點。
雖然存款準備金率的連續上調劍指通脹壓力和流動性過剩,但客觀上卻造成銀行信貸規模大幅縮減的局面。與此同時,“提準”的累積效應開始傳導到社會的其他經濟體,房地產、工程機械、建材等資本密集型企業感到前所未有的資金壓力,而“受傷”最深的莫過于過度依賴信貸資金的中小企業。如何加快轉變經營方式,徹底改善融資狀況,成為信貸緊縮環境下眾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最緊迫問題。
?
???相關新聞
銀行信貸收緊房企抱團求生 一季度房企掀并購潮
銀行信貸門檻抬高 房貸車貸申請難度加大
銀行信貸收緊 海南民間借貸又“風生水起”
部分銀行暫停首套房貸 銀行信貸結構或轉向
?
?
銀行“以價補量”
自去年10月起存款準備金率連續上調以來,銀行信貸形勢日趨嚴峻。“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銀行信貸額度本身控制就比較嚴格,雖然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不是主要針對銀行信貸,而是針對流動性,但客觀上已造成銀行信貸額度收縮。”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表示。
“之前一些大客戶是不愁資金的,但現在就連大型客戶也感覺到資金緊張,貸款變得很困難。”一位國有銀行信貸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每個月的信貸額度通常都在月初幾天就全部用完,在資金面緊缺的情況下,本來就很緊張的信貸額度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伴隨著規模緊縮,銀行信貸資源更多地傾向于規模大、盈利能力強、風險小的大企業,競爭優勢不明顯的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銀行資金的青睞。與此同時,貸款的審批程序也變得更為嚴格。“目前上級行在貸款規模上開始實行逐筆核準,并實行地區、行業限額管理,序時投放,加大了基層行貸款操作的難度。”一位華夏銀行地方分行的信貸人士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銀行為了保證收益,在對公、個人及中小企業貸款等領域全面上浮貸款利率,用“以價補量”的方式來應對信貸緊縮。“今年以來特別是一季度之后,銀行貸款利率的市場報價呈明顯上升的趨勢。以中小企業貸款為例,去年的貸款利率水平為基準利率上浮15%-20%,而今年的貸款利率報價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個別銀行甚至上浮了30%。”華夏銀行信貸人士稱。
來自國信證券的分析報告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銀行的貸款總額中,執行上浮報價的貸款比例達到了41%,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峰值。“這種以價補量的做法,使銀行雖然在信貸規模上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收益卻未受到影響。“鄂永健表示。
從上市銀行今年一季報數據看,銀行凈利潤普遍超預期增長,效益指標明顯上升。據銀監會17日公布的數據,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2.60%,比去年末提高了0.1個百分點。
資本密集型企業受沖擊
銀行信貸緊縮造成企業獲取資金的難度加大。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房地產、工程機械、建材等行業融資需求強烈、財務杠桿較高的資本密集型行業和中小企業受銀根緊縮的影響最為明顯。由于房地產企業70%的資金來源于銀行貸款,加之限購、加稅、增供等政策疊加作用已經使樓市成交量大幅下跌,進而明顯影響到開發商的資金回籠,開發商將面臨來自開發貸款及銷售貸款雙萎縮的巨大壓力。
此外,工程建設類企業也受信貸資金收緊影響較大。“工程機械行業最主要的市場需求是國家的大型基建項目,如鐵路、公路、核電、房地產等行業,而這些工程建設對銀行信貸有著極大的依賴性。”一家工程類企業財務總監表示,“存款準備金率的調高,勢必縮減信貸的投放額度,影響一些重大工程項目的建設進度,從而間接制約工程機械產品的銷售。”
從銀行獲取貸款困難,迫使企業將目光轉向其他融資渠道,包括發行股票、企業債等。以江蘇省為例,2010年該省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股票融資和債務融資1672.7億元,遠遠超過2008年、2009年兩個年度直接融資總和。
此外,房地產開發、煤礦開采等大型項目則向信托公司“尋求幫助”,融資類信托產品的火爆便是佐證。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僅在5月7日至5月13日的一周內,就有12家信托公司成立了29款集合信托產品,環比增加14款,增幅93.33%。單款產品的最大募集規模為6億元,為渤海信托成立的“萬科-金色城市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投資于房地產領域。
“雖然從微觀角度來看,部分企業因資金鏈斷裂遭到淘汰是負面影響,但從宏觀角度來講,把有限的資金配置到有持續發展能力、國家扶持的行業和企業中去,既符合國家調整產業布局的指導思想,又能實現優勝劣汰,促進產業結構的改善和產業效率的提高。例如中小房地產企業、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產能過剩企業今后將很難獲得資金支持。”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表示。
中小企業“舉步維艱”
盡管近年來銀行加大了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但中小企業的融資狀況并沒有根本改善。在當前整體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下,“最容易受傷”的基本還是中小企業,而最近一段時間中小企業的資金境況則基本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
據調查,在成本上升等壓力下,如今浙江、廣東、江蘇等地的一些中小企業已出現半停工、停工狀態。“主要是資金問題。”在江蘇從事服裝制造行業的小企業負責人高衛平說,“一直以來,中小企業只習慣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生存,一旦銀根緊縮,企業的資金問題便暴露無遺。”
在獲取銀行貸款受阻后,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向民間借貸伸手。據了解,近期部分典當行、小貸公司月息普遍在1.5-2分,折合年利率達18%,民間借貸利率月息在2-3分之間。據江蘇省發改委公布的數據,1-2月份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利息支出分別增長40%和36.7%,企業融資難度加大,成本提高。
無論是銀行信貸緊縮,還是成本持續上漲,都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挑戰。轉變經營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在此時顯得尤為迫切。“從根本上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狀況,需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形成合力。中小企業要加快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改變以往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綜合采取上市融資、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產權交易、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等直接融資渠道。這樣,既可緩解流動性趨緊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又有助于中小企業產權結構的改善,實現中小企業產業群的穩定健康發展。”趙慶明表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