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為何能迅速化解信任危機
去年,洋奶粉接二連三被查出“問題”,但這并不影響洋奶粉的高歌猛進。今年3月,海關總署發布報告顯示,八成以上的國內消費者認為,國外奶粉質量優于國內奶粉。
“洋奶粉雖然出問題,但不至于吃死人,這些事件僅僅是撓癢癢,連洋奶粉的皮毛都沒有傷及到。”乳業專家王丁棉說。
同樣是出問題,為何洋奶粉可以很快化解信任危機?專家指關鍵在于監管。
在每日乳業的“甲醛門”事件中,韓國官方第一時間對韓國四大乳業所有相關品項牛奶檢驗,并嚴格按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檢測結果及時公之于眾。
在美國等一些國家,召回事件經常發生,但并不會引起消費者恐慌不安。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華人醫師海燕告訴記者,美國政府在塑造奶業信譽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美國有成熟的召回制度,一旦乳品出問題,美國政府部門會馬上要求乳品全部下架,一罐不留,留則罰款,下架數量都要核實,企業還要負擔消費者的健康損失等費用。同時,“政府鼓勵民眾告企業,一定會判企業輸,所以沒有商家敢瞞,也沒有企業敢造假”。
王丁棉認為:國內乳業最大問題是監管。“三聚氰胺事件都過去三年了,第五輪檢查風暴還是查出了三聚氰胺,政府能保證第六批沒有問題嗎?三聚氰胺倒了整個行業,說到底還是監管問題”。(朱文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