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的競爭選拔,避免了“閉門蹉商”可能滋生的不正之風。 王輝 攝
海口網5月20日消息??在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等待之后,昨日(19日),廣東省航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車持強、省廣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白濤終于得到了官方消息。他們從25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將分別被任命為省粵旅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和省二輕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3月11日啟動的廣東省屬國有企業總經理競爭選拔,宣告塵埃落定。
這是我省首次競爭選拔省屬國有企業總經理,創造了廣東國企干部選拔制度改革的歷史。《南方日報》記者獨家跟蹤了整個過程。
“玻璃房里的賽馬”史無前例
此次競爭選拔活動被稱為“玻璃房里的賽馬”,在廣東堪稱史無前例。“賽馬”共設定了三輪差額選拔。
第一關,是“多進五”。在群眾評價和民主推薦后,根據選手們這兩項的綜合成績,每個職位挑選5人進入下一競爭環節。群眾評價在選手所在企業內部員工中展開;民主推薦則由省屬企業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和省國資委領導班子成員這些外部人來完成。內部人是了解選手的“知情人”;而外部人則是對挑選企業領導人最有發言權的“內行人”。這種內外結合的方式使15名選手在這一關止步。
第二關,是“五進二”。10位選手要參加能力測試,先赴企業調研并撰寫調研報告,然后進行面試。根據調研報告和面試成績,每個職位按1:2的比例確定差額考察的對象。這一關,又有6人被差額淘汰。
第三關,是“二選一”。每個職位有2名考察對象,根據考察情況進行差額醞釀,結合心理素質測評情況,每個職位最后確定1名任職人選。
從最初的25人到最終的2人,三個“關口”全程差額。
?
???相關新聞
海南競爭性選拔副廳級領導干部6日面試[名單]
儋州面向全省選拔市管領導干部 錄取者將實行1年試用期
海口面向全國選拔干部 74人昨競選7個“副處”
廣州將選拔20名教師赴英培訓 教齡3年以上可報名
三亞競爭性選拔領導干部5月2日筆試[附名單]
海南省競爭性選拔副廳級領導干部筆試人員名單
海南競爭性選拔副廳級干部報名時間延長至27日
?
程序夠陽光,輸了也服氣
參與省二輕工業集團總經理職位競爭,最后再“2進1”環節失利的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列理說:“這次競爭選拔程序簡練,整個過程都很嚴密,結果公正。雖然被差額淘汰了,但我服氣。”
國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國企改革的焦點。1983年5月,蛇口工業區率先徹底打破干部終身制,奏響中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先聲。此次競爭選拔是廣東在國有企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的又一重要探索。
專家點評
實現重大突破 每個環節都出新
廣東首次競爭選拔省屬國企正職博得了眾多專家的贊揚。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教授陳天祥表示,群眾評價和民主推薦解決了干部選拔公平性問題。“過去,有些地方選拔干部,僅由黨委部門閉門磋商,可能滋長用人的不正之風,而廣東讓企業內部員工和其他國企老總來投票則克服了這一問題。”他還認為,此次選拔用時兩個多月,設置了很多環節,能夠更充分地了解競選人。
此次選拔的科學性也實現了重大突破。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吳克昌認為,為了確保選拔的公平性,選拔干部時常采取筆試的形式。“筆試是一種知識性評比,這往往讓一些善于考試的人勝出,而他們的實踐水平不一定強,造成人選與崗位不匹配。”如今,廣東讓競選人參加調研并撰寫調研報告,根據調研報告和面試成績確定差額考察對象,等于是把考場搬到了現場,在實戰環境中更容易考察競選人的實踐能力。此外,讓國企老總給他們打分,做到了內行選內行,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國企是企業,但與私營企業又不一樣。它既要實現經濟效益,又要確保國有企業社會功能的實現。因此,國企干部的道德水平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黨選拔干部要求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廣東此次選拔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吳克昌說,把競選人的廉政報告交給中層干部閱評,將他們的財產情況公之于眾,給大家了解他們的道德情況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渠道。
現場
自我推銷五分鐘
包括車持強和白濤在內的25位來自省屬國企的報名者經資格審核進入競爭。要想最終勝出,他們必須通過三輪差額比選,取得成功,最后“奪關舉旗”的,就只有2人,有點殘酷。
“如果給你五分鐘,你要怎樣推銷自己,獲得臺下評委的認可?”
這是選手們在省屬企業總經理民主推薦大會上曾經面臨的考驗。
“復習了幾何,考的卻是代數”
3月22日上午9時,省委組織部招待所一樓會議廳座無虛席,廣東省競爭選拔省屬企業總經理民主推薦大會在此召開。包括車持強的16名候選人圍繞省粵旅集團總經理一職展開角逐,而白濤等9名候選人則為省二輕工業集團總經理展開競爭。在民主推薦大會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演講題目———“我當總經理有什么優勢”。
而他們當中的幸運者將有望按1:5的比例進入下一輪的能力測試。
“這個題目,有點兒讓人找不著北。就像中學生參加高考,認認真真學習了解析幾何,卷子上壓軸的卻是一道代數題。”有人笑稱。
還有人撓撓頭、一臉的嚴肅,“這個題看著簡單,要想答好,讓人留下印象不容易。而不能給人留下印象,哪里可能脫穎而出?不留下笑話就不錯了!”
由于每人演講不能超過五分鐘,幾乎所有候選人都必須在不長的時間內想好怎樣利用好每一個詞、每一個聲調、每一秒來推銷自己。
究竟誰能在這一環節勝出?他們的命運掌握在臺下的48名“選民”手中。這些“選民”是省屬國有企業的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省國資委領導班子成員。為了讓“選民”全面了解候選人,省委組織部將他們的簡歷現場派發。
“這個題就是考競爭者對自己的認識。一個人只有充分認識自己才能揚長避短,擔任重要崗位領導干部。”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都不是新手,上臺同樣心虛
主持人幽默地提醒“選民”:“過一次堂,他們要準備好長時間,都很緊張,無論講得好不好,你們都鼓掌鼓勵一下,否則,他們心里會很虛。”
“以我的人文素養、社會閱歷和道德水平,我能夠勝任這一職務。”第一個上臺演講的是粵旅集團副總經理李亞平,他講述了自己的經營業績、經營理念以及對企業未來的戰略規劃。在演講結束時,他用洪亮的聲音說:“我相信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人生若有一個舞臺,就應該演好自己的角色。反之,如果沒有勝出,做一個好觀眾,我想也未嘗不是好事。”生動的比喻贏得臺下熱烈的掌聲。
候選人演講完畢后,主持人提醒“選民”,在投票時不要交流,“這是紀律”。此外,如果“選民”發現有人有拉票等違紀行為,也可在推薦票上舉報。(周志坤 雷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