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7日消息? 定安粽、儋州粽和澄邁粽被稱作海南三大名粽,經過地方政府和企業的不懈努力,儋州2個以出產美味粽子而聞名的鎮級地名“那大”和“洛基”,均已被注冊商標,澄邁鎮級地名“瑞溪”也成功注冊為粽子商標。
三大名粽均名花有主
記者登陸中國商標網進行查詢,在輸入“洛基”“那大”“瑞溪”等地名時,發現這些地名商標均已被申請,而這些申請人的地址均在海南,顯示出海南商人商標意識正在增強。
根據中國商標分類,其第30類3007為方便食品,內容就包括了粽子,編號為C300051。
記者查詢到,第30類中,商標為“那大”的有兩位申請者:一位來自海南儋州西聯農場,申請成功了3006(面包、糕點)和3009(面條及米面制品),申請時間為2006年6月9日;另一位為儋州人趙運,申請到了包括粽子在內的3007(方便食品),申請時間為2006年6月5日。
用于粽子的“洛基”商標,在2008年6月17日申請,申請人地址為儋州那大鎮。用于粽子的“瑞溪”商標,申請人為澄邁以生產粽子出名的曾德憲,申請時間為2006年6月15日。
海南粽子產業尚未形成
?
但據記者了解,這些申請到了海南地名商標的人士,并不是全都在從事粽子生產。正在海南市場上銷售的地名商標粽子中,僅有那大牌粽子。曾德憲明確表示,他的粽子照常生產,但今年還不會打“瑞溪”的商標。
?
趙運表示,在他申報“那大”商標那年,他就開始生產、銷售那大粽,“我希望把家鄉的特產做大做強,改變人們對于海南本地粽只在農貿市場銷售的印象。”為此,趙運從一開始就走超市銷售路線。“目前海南粽還是在夾縫中生存。”
?
趙運說,“海南粽基本上是在本地出名,外地人對海南粽了解不多。進行了品牌運作的海南粽,成本勢必比農貿市場賣的粽子要高,售價也高,所以我們鎖定的消費人群是中高收入者,競爭目標是思念、五芳齋這樣的外地大品牌。”
打響品牌還需政府扶持
曾德憲告訴記者,他申請的“瑞溪”商標,從2009年7月28日就生效了,有效期10年,為何時至今日還沒有打上“瑞溪”商標?他說,靠他一家企業的實力,很難把“瑞溪”品牌運作好,他已把“瑞溪”商標的使用權無償提供給瑞溪鎮政府,希望由政府引資,共同做大“瑞溪”粽產業。
盡管是家庭作坊式,曾德憲生產粽子的規模并不小,他表示,他家每天能生產3800個粽子,全年都在生產,粗略算下來,年產量為138萬個,端午節前后的銷量即達到5萬個左右。他說,去年他和省內一家知名食品企業合作,他提供技術,企業提供生產線,一口氣開發了8個品種,“市場反應不錯,我也借此了解了現代化生產粽子產品的流程和技術要求。”今年,瑞溪鎮政府提出推廣“瑞溪”粽品牌的工作思路,準備舉辦粽王比賽,曾德憲表示正在全力配合政府的行動。
“這兩年我都在儋州市的大超市銷售‘那大’牌粽子,在這些超市里,海南本地粽就我一家在賣。我并不想獨享‘那大’品牌,但一直都沒有地方政府來找過我,我很想得到政府的支持,共同把‘那大’粽品牌做成著名的地方品牌。”趙運表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