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發展低碳交易探索低碳金融 尋找海南低碳競爭力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1-05-30 12:34

      海口網5月30日消息??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編著的《中國低碳經濟年度發展報告(2011)》引發關注。報告從2005年-2009年,連續5年將海南列為全國低碳競爭力首位。海南能取得如此成績令人驕傲,但專家強調,其實將海南的低碳競爭力放到世界范圍看,仍有很大發展潛力。海南若想將潛力化為真正的競爭力,未來還需大力發展以生物質能、核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為主的低碳能源產業;促進低碳金融等高端服務業的發展;加快發展具有海南自身比較優勢的各類低碳產業,實現海南經濟發展方式的快速轉型,從而達到積極推動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目標,最終建成“國際低碳島”,成為中國南方地區低碳發展的樣板區域。

      一個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發展相對落后的島嶼省份,卻被國內一家高級別低碳經濟研究機構推上了內地31個省區低碳競爭力第一的寶座,而且這一“坐”就是從2005年-2009年(該報告最新數據到2009年)的整整5年。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編著的《中國低碳經濟年度發展報告(2011)》,給海南帶來的這份“驚喜”,吸引了媒體的關注。

      那么,這份“驚喜”究竟因何而來呢?根據該報告兩位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負責人楊志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院長趙彥云教授的解讀,記者發現,為海南“奪魁”提供強大支撐力的,是森林覆蓋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等多項在全國領先的指標,以及諸多形成海南低碳競爭力的源泉所在。

      森林碳匯能力持續增長

      5月的尖峰嶺,古木參天,藤牽蔓繞,溪水潺潺,鳥語花香,云霧蒸騰,涼風習習。這里保存了中國整片面積最大的熱帶原始森林,其植被的完整性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均居全國前列。在采訪尖峰嶺林業局局長陳升華時,他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

      20多年前,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所決定進行熱帶森林碳匯能力測量的研究。經過一段時間查找,他們發現,海南尖峰嶺的熱帶雨林具有很好的典型性,成片面積大,而且受到的人為干擾很少。于是,該所在海南持續進行了20多年的觀測研究,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態效益監測與評價研究方向首席專家李意德研究員在這里也堅持了20多年的研究。

      今年3月,由該所主持召開的基于渦度協方差技術森林碳通量測定學術研討會在尖峰嶺舉行,會上發布,尖峰嶺的熱帶雨林中每公頃林地1年吸收固碳達2.38噸,約相當于8.8噸二氧化碳氣體,遠高于馬來半島熱帶雨林每公頃每年1.24噸、非洲熱帶雨林每公頃每年0.63噸和南美洲亞馬遜熱帶雨林每公頃每年0.62噸的吸收固碳能力,碳匯能力為全球熱帶雨林最高。

      “尖峰嶺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碳匯量,離不開當地林業部門數十年如一日對森林的精心呵護。”李意德說,碳匯能力,就是森林系統吸收和存儲空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它與森林覆蓋率基本呈正相關。自1980年代開始,海南森林碳匯能力開始持續增長。根據海南大學傅國華教授的測算,2008年海南省森林碳匯量已達4194.14萬噸,而當時海南的森林覆蓋率為58.48%。而到2010年底,海南森林覆蓋率已達60.2%,“碳匯量只會更高。”李意德說,這充分體現了海南森林覆蓋率在數十年里的大幅提升。

      國家林業局總工程師姚昌恬對海南的林業建設與發展十分熟悉,他告訴記者,1989年以來,海南省先后3次作出造林綠化的重大部署:從1992年提出“提前滅荒”目標,到2004年提出2010年森林覆蓋率達60%,海南將林業作為生態省建設的主體和核心,造林綠化事業屢創佳績。全省森林覆蓋率22年內增加了22.6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強。

      楊志說,森林覆蓋率是低碳競爭力指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三級指標體系,也是一級指標“低碳社會”的5個三級指標之一。其余四個指標分別是,單位面積生活消費能耗、人均城市園林綠地面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人均生活碳排放量。海南省住建廳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城市(縣城)公園綠地面積3013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又比前年提高0.5個百分點。而2009年,人均生活碳排放量為137.29千克。

      “2007-2009年,海南在‘低碳社會’中的排名一直保持全國首位,主要原因在于海南省的森林覆蓋率、人均城市園林綠地面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一直處于全國前列,人均生活消費CO2排放量也處于全國較低水平等,是海南省得以維持低碳社會中較高名次的原因。”楊志說。

      與此同時,在另外兩個一級指標中,海南的“低碳效率”排名也很高,“低碳引導”也有部分指標排在前列,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就是其中之一。

      5月28日上午,采用國外最先進的爐排爐垃圾焚燒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海口市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竣工投產,這是海南省首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而截至2010年底,海南全省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86%,遠超全國60%的平均水平,成為全國實現垃圾處理設施縣城以上全覆蓋的10個省份之一。


      發展可再生能源

      在臨高縣博厚鎮,幾乎一人高的上千畝小桐子,正在和煦的風中茁壯成長。一望無際的綠,漫過原本貧瘠的大片山坡,在晚風的吹拂下發出悉悉簌簌的聲響。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陳放研究小桐子已有十多年,他介紹說,小桐子是世界上公認的生物能源樹,具有很高的經濟利用價值,每公斤果實可榨取約0.3公斤柴油,10畝小桐子約產3噸種子,3噸種子方能提煉出1噸生物柴油。小桐子生物柴油燃料排放的尾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比0號柴油低5倍到8倍,二氧化硫和硫化物排放量低10倍,接近零排放,生物柴油在減少碳排放上的效果令人矚目。

      “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有利于發展小桐子種植業。”陳放說,海南的小桐子種子含油量一般高達40%-50%,而其他地區的小桐子則最高在30%左右。

      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東方市建設投產了年產量為6萬噸的國家級生物柴油項目,這是2008年國家發改委同時批復的三個國家級生物柴油示范項目之一,是國內第一個建成并投產的工業化規模生物柴油項目,它率先采用了全世界領先的高壓酯交換(SRCA)生物柴油生產工藝的裝置,中海油也因此成為我國第一個具有完整生物柴油產業鏈的大型國有能源企業。

      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首批生物柴油已于2010年11月8日出廠,并在澄邁、臨高的12家中石化加油站投入封閉試使用,隨后又有11家中石油旗下的加油站加盟投入封閉試使用,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已有23家加油站試銷售B5生物柴油調和燃料,海南由此成為國內首個封閉銷售生物柴油的省份。

      數據顯示,海南目前每年消耗柴油不低于80萬噸,而中海油生物柴油項目每年僅能向海南供應6萬噸,比例很小。但是,這一帶有實驗性質的嘗試和努力,將不僅能為中國探尋到一個新的柴油替代品,也將使海南通過生物能源,在低碳與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方面尋找到一個最佳契合點和切入點。

      發展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正是海南以低碳經濟為切入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朝著最終建成國際旅游島邁出的重要一步。

      去年底出臺的《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低碳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海南將在2015年形成10萬噸燃料乙醇的生產能力。據海南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一項目將以海南當地傳統作物———木薯為原料,生產乙醇(酒精)。他說,在目前的粗放式種植方式下,海南每年有50多萬噸木薯產量,若采用新品種、與老百姓簽約種植,產量將會有大幅提高,原料應當不成問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木薯培育專家彭明說,與小桐子一樣,木薯屬于抗旱作物,且適合在坡地、荒地等貧瘠土地上生長,但木薯的產量更高,技術也更成熟,所以,更適合發展生物能源。

      目前,海南已經將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作為低碳發展的一大舉措。上述《意見》提出,海南省未來5年將積極發展非糧生物質能源產業,推進生物能源研究開發和應用,加大沼氣規模化生產的扶持和建設力度。2015年全省形成4個5萬立方米/日產特大型沼氣項目,到2020年建成完整的生物燃料生產、供應、消費體系。

      目前,圍繞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戰略目標,海南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開發清潔能源,打造“低碳海南”。如今在海南,已呈現出太陽能經濟、風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等齊頭并進的良好發展勢頭,清潔能源在全省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已超過35%。隨著海南核電、6萬噸生物質柴油、風力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相繼建成,預計到2020年海南的清潔能源使用將占所有能源的60%左右。

      如今,在海南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由太陽能電池板和風葉共同構成的新能源路燈,成為各地城市的新風景。湛藍的天空下,隨風旋轉的風葉,正在指示著海南———一個潔凈海島的未來。


      轉型低碳產業

      2011年4月8日,海南生態軟件園在澄邁縣正式開園。根據設想,“十二五”末這里將崛起一個產值百億元級的高新技術園區,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信息化建設的有力支撐。

      “1年多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今天我們已經有超過10萬平方米的建設規模,旁邊另一10萬平方米的地塊也已經開建,我們的研發樓在4月底將封頂,到今年年底我們綜合建設面積將超過30萬平方米。”海南生態軟件園公司總經理楊淳至的一番講話顯得信心十足。

      據他介紹,2007年6月6日,海南省政府與國內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的特大型中央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簽署了《信息產業與信息化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建設海南生態軟件園,集聚發展信息產業;2008年11月6日,海南生態軟件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2009年5月20日,海南生態軟件園正式開工建設———海南生態軟件園項目以超出常規的速度疾行。截至今年一季度,園區綜合開工建設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170家企業落戶園區,其中服務外包企業達47家。去年園區已實現產值13.8億元。

      海南生態軟件園是我省將高新技術產業打造成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的主要平臺,也是海南“一島一區兩園”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海南以優良的生態環境為基礎,向發展以軟件產業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邁出的重要一步。

      “2006年以來,海南就定了一個鐵規矩,任何項目引進海南必須先過節能評估這道關,否則一切免談。”海南省工信廳的一位海南“老工業人”介紹說,海南在工業新項目的選擇上,根據《海南省促進產業發展指導目錄》,著力引導工業項目往綠色、低碳、可持續等產業方向發展。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除了生態軟件園,英利的光伏產業和中航特玻新材料產業等都是典型。

      英利集團最初的投資只有1億元,到后來又追加到8億元,建設年產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項目落地海口后,省市兩級為其作了一系列的“保姆式”服務,有力推動了項目的進展。英利集團因此決定,繼續追加投資到110億元,與海南省攜手建設光伏產業基地,并將根據未來發展,有可能最終在海南建設新總部。

      從投資1億元放大到110億元,從實地考察到一期投產,其實只有短短的1年時間。拋開英利集團自身發展和區域性布局的需要,英利集團總經理王向東坦言,英利的投資不斷向海南傾斜,實則緣于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綠色、環保、可持續理念的逐步加深認知度。如今,這個包括光伏、大容量儲能等重大產業項目的光伏產業基地,正在海南崛起,成為海南發展新型工業的一個“標桿”項目。

      中改院院長遲福林說,海南經濟發展到今天,低碳不僅要成為一種生產方式,而且因為實際的生活需求,海南島完全有可能成為全國人民的大花園,成為一個綠色發展的示范區,所以說海南島有條件、也有可能適應國家發展方式轉型的需要,成為國內發展方式轉型的一個先導區。


      發展低碳交易

      2年收回成本,此后每年凈賺利潤約2400萬元,這是華潤水泥(昌江)有限公司通過清潔發展機制所做的一樁得意買賣。

      所謂清潔發展機制,是“京都議定書”規定的跨界進行溫室氣體減排三種機制之一,是一種跨國的貿易-投資機制,即發達國家通過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方式,在發展中國家進行既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又有助于溫室氣體減排的項目投資,換取投資項目所產生的部分或全部減排額度,即發達國家通過從發展中國家購買“可核證的排放削減量”,以履行“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減排義務。

      2006年,當時的國投海南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即現在的華潤水泥昌江公司)在進行一個項目可研的時候,在專家指點下,他們發現可以利用國際碳交易市場,通過清潔能源機制,將自己上馬余熱發電后減少的碳排放量賣給發達國家的企業。

      于是,當年他們即投資4876萬元,決心利用水泥窯的低溫余熱上馬發電項目,利用當時已有的2000噸/日、2500噸/日兩條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窯頭、窯尾廢氣余熱,建設了一臺8000千瓦純低溫余熱電站。據華潤昌江公司負責人介紹,這套余熱發電項目建成后,不僅每年可為公司節約電費約2000萬元,還可實現每年碳減排指標約4萬噸。由于該項目已在聯合國氣候管理小組注冊成功,因此公司可將在生產中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額度賣到國外。

      “我們通過日本三菱證券作為碳交易的中介商,找到了法國的一家公司。至今一直是這家公司,每年支付約400萬元給我們。”該負責人說,一個簡單的算術就能發現,當年上馬的余熱發電項目,兩年不到就收回了成本,此后都是凈賺。

      如今,在海南像華潤一樣,通過低碳交易的模式賺錢的企業不在少數。

      “清潔能源機制是一個將循環經濟、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和產業調整四大領域有機串聯的良好機制。”海南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海南自2006年開展清潔發展機制工作。2006年12月,海南省發改委即在國家發改委氣候辦和清華大學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舉辦了海南首次清潔發展機制能力建設培訓班。此后又對海南潛在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并召開了“2008年清潔發展機制(CDM)買賣雙方供需洽談會暨CDM專題研討會”,為海南企業進行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目前,除華潤昌江公司外,海南省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還有華盛天涯水泥公司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陵水吊羅河小水電項目、儋州峨蔓風力發電場等。


      探索低碳金融

      然而,趙彥云指出,目前海南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數量與項目帶來的溫室氣體減排量都排名全國末尾。

      “鑒于海南的碳匯、生物質能方面具有較大的潛力,可以進一步開發這些領域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他認為,碳交易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實施低碳轉型的核心工具,必須與當地的具體情況相結合。世界上大多數的碳交易市場都具有非常鮮明的地方特色。海南工業相對不發達,開展總量控制的交易機制暫時條件有限,但是可以利用海南的碳匯能方面的優勢,先構建海南的碳匯交易市場,進而探索海南省域的碳交易市場的建立。

      不僅是清潔能源機制,海南在低碳金融方面可以發展的還有很多領域。趙彥云說,低碳金融是以低碳創新、低碳創業、低碳發展為目的的金融資本及其活動的統稱。低碳金融的實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這一方面改造了原有的金融交易活動,另一方面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金融制度安排———碳市場。

      他認為,海南開展低碳金融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一是銀行可大力開展低碳銀行業務,提供低碳金融服務,實踐低碳理念,限制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金融支持的商業銀行業務。二是保險公司可發展低碳保險業務,提供碳交易對象的信用擔保、碳中和保險、清潔發展機制碳交付保證、排放交易保險、碳變成可保資產及開發巨災保險、天氣保險產品等。三是還可以嘗試發展低碳投資業務,投資于氣候變化領域資產或開發氣候變化相關的金融衍生品的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業務,例如開發天氣衍生品與巨災債券、建立碳基金等。

      事實上,嗅覺靈敏的一些海南銀行機構的信貸行為已在開始發生變化,一些有前瞻意識的銀行正在不斷加大綠色信貸投放比例。例如,總投資5億元的秸桿發電項目,國家開發銀行提供了8000萬元貸款;總投資2億元的6萬噸/年小桐子生物柴油產業化示范項目,海南建行提供了1.15億元固定資產貸款和30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海南中行則專門參與了河北英利集團在海南投資的太陽能光伏項目、廣州水電在海南的建設項目以及諸多風電項目,等等。

      當被問及為什么金融機構如此青睞低碳經濟時,人行海口中心支行有關負責人分析說,這是因為金融機構認為自己的投資“很靠譜”。

      一方面,目前從事低碳項目多是大企業,比如年產6萬噸小桐子生物柴油的項目是由中海油旗下全資子公司操作,中海油集團為該項目貸款提供了全額擔保。另一方面,這些項目的利潤率也比較可觀。6萬噸生物柴油項目的利潤在8%到10%之間,前景很好。而風電的電價國家一般都提供有高達0.25元左右的補貼,且風電項目只是初始投資大,一旦投資完了,以后除了維修,基本上不需要再投入。

      又比如,已經投產的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以及即將投產的文昌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國家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其上網電價被定為0.627元/千瓦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價格高于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差額部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接網費等還由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統籌補貼。

      “10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銀行應當抓住這一塊。”海南省發改委交能處一位官員如是說。

    ?

    ?

    相關鏈接

    海南低碳發展力推四大試點 保亭瓊海等地入選

    ?

    相關鏈接:
    海南低碳發展力推四大試點 保亭瓊海等地入選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單憬崗] [編輯:黃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