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31日消息 昨日,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6月1日起,山西、青海、甘肅等地非民用電價將上調,上網電價平均每度漲2分錢。此次電價調整不涉及居民用電。
山西每度提價3.09分
根據最新調價政策,從6月1日開始,山西、青海、甘肅等15省市的電價將上調,上網電價平均每度漲2分錢,其中調整幅度最大的山西,每度提價3.09分;調整幅度最小的貴州,每度提價1.24分。
上網電價調整后,銷售電價平均每度隨之上調1.67分,山西最高,每度提價2.4分,漲幅最小為四川,每度漲價4厘錢。
據介紹,15個省市電價調整的主要依據包括兩個指標:發電利用小時和以省為單位的虧損面,主要解決因煤價過高而導致的發電虧損問題。
此次調價對象主要為工業、商業、農業用電,不涉及居民電價。“由于居民用電價格不變,此輪調價對CPI沒有直接影響。”發改委官員表示,電價上調對工業企業成本有推高作用,但是對GDP沒有直接影響,對CPI有間接影響,但影響很小。
要求電煤不得漲價
在調整電價同時,發改委要求各地禁止對高耗能企業實行優惠電價。事實上,對高耗能企業的優惠電價去年就已取消,并且成效明顯。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又有少數省市對高耗能企業搞優惠電價,推動刺激高耗能產業發展,這也是今年上半年電力需求飛速猛增的主因。
與此同時,為了保護火電企業發電熱情,發改委將加強對煤炭價格的監管。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電價每度漲了2分錢,只要煤價再漲40元/噸,這一次電價調整就被“吃掉了”。
去年,發改委已發文要求電煤價格保持在2010年水平不變,但目前仍有少數電煤企業偷偷漲價或者變相漲價。“我們已經成立了調查組了解情況。”該負責人說,已經要求相關企業將漲價所得清退給火電企業,如果被發現有不清退的現象,除了企業被罰之外,還將內部通報批評。
該負責人并表示,如有電煤企業此后故技重施,將會加重處罰力度。
■ 調價原因
發改委:以價格為杠桿降低電力需求
發改委官員稱,此次上調電價,主要是希望以價格為杠桿,降低電力需求。
據悉,目前全國用電缺口1800萬千瓦,湖南、江蘇、浙江、重慶等地缺電嚴重,一旦夏季用電高峰到來,電力缺口可能會繼續加大,預計達到3000萬千瓦左右。
“電荒”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增速過快,據統計,一季度電力增長12.7%,而新疆、云南、江西、福建等17個省份電力增幅超過全國平均增速。而這些地區的用電量大增主因則是重工業等高耗能產業又開始加快發展。
來南方電網的數據顯示,1-4月份,用電量的同比增幅達12.4%,17個省份用電量增幅超過這一平均值。而5月份這一形勢更加嚴峻,用電量增長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高耗能企業,制造業中黑色金屬冶煉、有色、水泥等增幅較大。
國家電網數據顯示,1-5月份國家電網銷售電量同比增長13.06%,華中、東北、西北幾個地區的增長率超出平均水平,分別達到20%、14.3%和18.29%,這些增速很大程度是由于高耗能行業反彈造成。
“江西、云南等部分省份的用電增幅絕對是不正常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而“電價太低,高耗能企業死灰復燃”是用電量“非正常”上漲的主因。“高耗能行業污染留在國內,產品低價出口,還被其他國家征收反傾銷稅,這樣的發展難以持續。”
在需求飛速增長的背景下,供應卻難以跟上。由于今年南方雨季遲遲不來,旱情嚴重。應該是水電供應大幅增長的時候,水電卻負增長。加上電煤供應緊張,火電不足,地區電力供應形勢偏緊。目前已有大約20多個省份采取了限電措施。
?
相關新聞:
我國電荒打開銷售電價上調窗口 缺口估計達3000萬千瓦
漲電價,就能解決電荒?
發改委上調16省上網電價 平均每度漲約1.2分
中國多地遇“電荒” 專家稱根本措施是上調電價
省物價局:擇機出臺階梯電價改革方案
海南電價檢查查出涉案金額800萬 收費缺乏標準
階梯電價征意見結束 第一檔電量各地自定
發改委:目前居民電價整體不具備下調基礎
■ 專家觀點
年內居民電價上調不大可能
雖然此次調價不涉及居民用電,但是消費者關心的是,非居民用電的調整是不是居民用電上調的一個信號。對此,多名專家認為,年內居民用電上調可能性很小。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所教授林伯強表示,今年由于通貨膨脹,消費者已經面臨較大漲價壓力,而電又是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能源,如果上調居民電價,對普通人影響較大。他表示,如果居民用電調整,也會采取階梯電價的方式,即用電越多,電價越高,“將壓力主要放在富人身上,減小對普通老百姓的影響。”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總經濟師李英也認為,民用電價目前看來調整可能性不大,即便調整,政府也會綜合考慮CPI、經濟形勢,并采取階梯電價的調整方式,絕不會一刀切。
不過,此次電價調整,對于普通居民的間接影響主要在于工業生產成本上升,最終漲價也會傳導至普通消費者。李英表示:“我們做過測算,如果進行一次調價,包括居民用電和非居民用電,統一上調10%(即5分錢左右),對CPI的影響也就是0.6%。”
上調電價可抑制高能耗產業
此番調價的對象包括工業、農業、商業用電等。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總經濟師李英表示,這次調價對于農業影響極小,因為農業用電在總用電量中僅占2.4%左右,同時農業用電與居民用電一樣可獲得國家補貼。
而工業所受影響則視行業不同而不同,“電費所占比重大的行業影響最大。”李英說,金屬冶煉、重化工業將是此次調價的主要受影響方,有色、鋼鐵、電解鋁等企業成本會因此上升。其中,電解鋁又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雖然鋼鐵、電解鋁同為耗電大戶,但電解鋁企業的噸鋁耗電量遠遠超出鋼企的噸鋼耗電量。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樹杰則認為,放在整個工業行業來看,電價調整對于工業影響也極其有限。“上網電價每度漲了2分錢,而銷售電價其實每度只漲了1.67分,相對于平均0.5元/度的電,漲幅2%不到,只要不是能耗大戶,受到電價上漲的影響就不會明顯。”
不過,抑制能耗大戶的用電,讓這些企業用起電來“心疼”,正是此次電價上調的目的之一。“在能源緊張的背景下,我們不可能敞開口供應能源、電力。政府為了節能減排已采取多種措施,價格調整就是最直接最市場化的措施。”李英表示,這次政策的著力點,就是抑制高能耗行業。
?
?
相關新聞:
我國電荒打開銷售電價上調窗口 缺口估計達3000萬千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