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1日消息 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國都高度重視消費者金融權益保護,在幾天前結束的陸家嘴論壇上,保護金融消費者也成為銀監會高層關注的熱點話題。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第一副秘書長周永發在參加“第五屆中國消費金融論壇”上表示,銀行業、監管當局對保護消費者金融權益的重視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經中國銀監會同意,民政部批準,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及公眾教育服務專業委員會將于今年正式成立。
周永發表示,該委員會將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積極引導全行業主動承擔起公眾教育服務的社會責任,全面開展金融消費 者 教 育 服務 、 金 融 消 費 者 訴 求 研 究工作。同時,中國銀行業協會除了在去年牽頭推出了公平對待消費者自律公約外,今年又發布了2010年度中國銀行業服務改進情況報告和銀行服務百姓讀本。
周永發表示,伴隨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金融改革的持續深化,金融服務不斷拓展,形式不斷創新,金融活動已廣泛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金融服務與百姓生活日益緊密聯系在一起,社會大眾成為銀行服務的廣大消費者,因此加強行業自律,對維護金融市場的持續,維護金融市場的繁榮與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花旗銀行北京分行行長王力介紹,金 融 危 機 以 后 , 針 對 只 關 注 金 融 利 益訴求,而忽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問題,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將消費者保護進一步納入監管框架,并初步建立相對完善的金融消費者保護監管框架體系。
英國于2010年4月通過《金融服務法案2010》,授予金融服務局更廣泛的法律制定權,以打擊少數金融機構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英國金融服務局下設消費者關系協調部,從事消費者保護工作,成立專門服務機構處理消費者投訴。2010年4月,設置獨立于金融服務局的消費者金融教育機構,專門從事金融消費者工作,對金融服務局進行監督并提出意見。
2010年7月,美國頒布《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這是自大蕭條以來規模最大的金融監管體系全面整改中,核心內容就是設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局。它唯一使命就是通過提供清晰簡潔的信息,保護和增強美國消費者為自己和家人做出最好的金融決策能力,金融消費者保護局作為金融消費者保護專門機構,從事公平借貸監督、金融教育、消費者咨詢等工作。其次,將金融消費保護納入監管框架。美國貨幣署和聯邦保險公司,根據美 國 國 情 重 點 檢 查 評 價 基 于 種 族 、 性別、家庭狀況的歧視行為,通過開展投訴測 試 等 多 種 方 式 , 判斷 銀 行 公 平 原 則 情況,對發生的問題,除金融機構糾正外,還責令其向消費者進行補償。
香港于2009年9月發布建議加強消費者 保 障 措 施 的 咨 詢 文 件 , 提 出 在 產 品銷售、中介人操守、售后冷靜期以及相關申訴制度安排方面,加強消費者保護的相關要求。
王力認為,金融行業從業機構和管理者今后更為主動地強調和推動金融消費者教育。早在2005年,經合組織在其發布的有關消費者金融教育問題的若干建議中對成員國和非成員國的金融機構在金融消費者教育方面提出若干原則和具體建議。該原則強調,金融教育應被納入金融監管及政府管理框架,并成為機構監管及消費者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指出金融教育不可替代金融監管,應由專業機構、學校教育等多方面開展金融消費者活動,監管機 構 主 要 發 揮 原 則 指 導 , 部 門 協 調作用,而由教育者保護專門機構具體開展消費者教育活動。發展至今日,昔日的金融教育概念在新形勢下得到了拓展。2010年10月份,奧巴馬成立了總統技能顧問委員會,由12名組成的新機構也是奧巴馬總統的承諾之一,即推廣金融能力,保護美國消費者。這是奧巴馬總統任命的另外一個實體,由美國財政部支持運作,向總統提供金融能力問題的建議,并向美國公眾推廣金融教育和能力。該委員會的名字,美國的政府和相關機構已將金融教育改為金融能力。所謂金融能力就是能夠幫助消費者做 出 最 好 的 金 融 決 策 的 相 關 知 識 和 技能,它不僅限于提供培訓課程,而是要從生活各個方面來幫助消費者。
中央財經大學區域經濟與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孟祥軼建議,要切實保護消費者金融權益,從監管角度來講,一定要建立一個完全獨立的、專門的金融消費者保護部門。這個部門要獨立或相對獨立于一行三會,在每個監管部門下面成立專門保護金融消費者的部門。從金融機構與協會角度看,要持續培育公平對待金融消費者的企業文化和公司治理結構。另外,現在有關消費金融的糾紛和投訴的處理渠道主要是信訪或司法。這樣做不但成本高,而且效率低,形式也不好。可以建立申訴專員制度,處理小額的賠償數額。
?
相關新聞:
銀行別拿“預期收益”來忽悠消費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