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真品賣假貨
招了38名員工,月收入高達百萬
準備大干一場的萬湘,在上海景聯路某小區租賃了一幢別墅,作為經營場所和倉庫。2009年9月,在初步掌握了網店銷售模式后,萬湘在淘寶網上購買了網店管家程序,并通過朋友的關系,以上海外通網絡公司的名義,為并無營業執照的“上海格調名仕館”招募了數名工作人員,開始網店的規模化操作,前后有38人成為他的網店員工。
萬湘除了分類管理各部門外,最主要的工作是聯系貨源,這些假冒商品的主要來源是廣州、深圳、杭州等服飾批發市場,只要瑕疵不大,萬湘進回來后,都會由倉庫管理人員編號排序,并在淘寶網店管家的庫存管理中輸入相關信息,客戶通過瀏覽網頁,可以根據照片和價格進行選擇,收到客戶通過支付寶付款或銀行匯款后,發貨人員就下單通過郵寄方式發貨。
為了確保售假“萬無一失”,萬湘從不輕易向員工透露進貨渠道和貨物真實來源,只告訴員工“這些貨是從廠家拿過來的尾單”。除核心崗位員工外,無論是跟客戶交流的工作人員,還是網上買家,幾乎沒人想到,所謂的國際知名品牌,實際上和批發市場的一些假冒商品并無不同。
因為在淘寶網上開店不需要商品銷售的授權證書,所以,萬湘在淘寶網上賣假名牌就不易被察覺,他賣的商品仿冒程度很高,并且打著“原單正品尾貨”的招牌,的確吸引了大量網民的注意。尤為誘人的是,萬湘的售價通常是正品賣場價格的一至二折,在當下國際品牌商品市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萬湘的營銷獲得巨大成功:2009年9月,開網店第一個月收入10萬元,到2010年9月,月收入已經飆升至100多萬元,規模之大,生意之火,令他自己都甚感意外。
去年11月,萬湘打算以“上海格調名仕館”為品牌,自產自銷商品,并且著手前期準備工作,例如,找設計師和服裝廠談自己品牌的設計和生產,原以為自己的事業即將到達另一個頂峰,恰在這個時候,一帆風順的命運因為一名顧客的投訴而徹底改變。
一件假貨讓他露了原形
客戶投訴買的“巴寶莉”不對勁
貨值5000萬元的倉庫被查封
2010年9月,由于生意越做越大,萬湘在上海租賃的別墅已放不下貨物,上海又嚴打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他決定將倉庫轉移到江陰。
2010年11月的一天,熱衷在網上購買國際名牌的江陰市民張先生,在淘寶網“上海格調名仕館”看中一件巴寶莉的外套,標價1700元,而該外套在專賣店標價上萬元。張先生尋思可能圣誕節臨近,這家網店有特殊渠道能弄到國外原單貨,又是信譽度很高的雙皇冠,顧客點評幾乎很滿意,便放心買下來。可當他收到貨物后發現,衣服質量并沒網店宣稱的那么好,而且有點大,于是跟網店交涉,希望能換一件,但被拒絕,隨即向工商局投訴。
12月8日,工商部門經調查,找到了萬湘設在江陰的倉庫,并與公安機關一起抓獲9名工作人員,查扣1萬余件假冒國際知名品牌的服裝鞋帽,貨值高達5000余萬元。
以這樣的方式暴露,萬湘萬分意外。干過刑警的他逃往外地,準備另尋出路。今年2月底,江陰警方通過近2個月追蹤,在貴州一家網吧將他抓獲。
一審判決主犯5年徒刑
銷售了3萬多件假冒商品
被判罰款500萬元
昨日下午,江陰法院第一審判庭內,萬湘等人在淘寶網上銷售假冒世界知名商標商品案開庭審理。萬湘和李紅等另外三名被告一起站在被告席上。李紅等人作為萬湘網店的受聘員工,主要負責倉庫管理、后勤、記賬等工作。
法院查明,從2009年10月4日到2010年12月8日,萬湘通過“上海格調名仕館”、“糯米之家旗艦店”和“洛神品牌原單店”三家網店,銷售假冒124個注冊商標的商品3.6萬余件,銷售金額1174萬余元,違法所得410萬余元。去年12月8日,萬湘設在江陰的倉庫中涉及假冒62個注冊商標、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16195件被查獲。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萬湘等人已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遂作出判處萬湘5年徒刑、罰款500萬元的判決。
?
相關新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