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塑化劑污染品種增至812種 2國產保健品被叫停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1-06-04 08:38

    ?

      2日,東莞市昱延食品有限公司被查封,法人代表被刑拘。其幕后推手疑與臺灣昱伸公司的負責人為同一人。(作者:方光明)

      

      海口網6月4日消息? 為方便公眾了解塑化劑產品,質檢總局昨日公布臺灣受塑化劑污染的問題企業及產品的最新名單,數量從前一日的22種猛增至812種,涉及245家企業。問題產品一律暫停進口。

      

      同時,國家藥監局也下發緊急通知,要求暫停生產和銷售含鄰苯二甲酸酯的協和牌靈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多種氨基酸片兩種保健食品。

      

      多款嬰幼產品受牽連

      

      在質檢總局這批名單里,有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等,值得注意的是,膠囊錠狀粉狀食品是受污染最多的種類,有多款嬰幼兒、兒童產品也受到牽連,如卡洛塔妮兒童綜合營養素、金適兒寶水果米精、馬來西亞商食益補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超能兒童成長鈣片和超能兒童綜合維他命、王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兒童成長鈣片添加維他命C.D3及錳、杏利兒童綜合維他命嚼錠等。

      

      質檢總局昨天還表示,在全國對相關食品、食品添加劑展開塑化劑的風險監測,重點排查有無采購或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有無使用臺灣問題企業生產的“起云劑”等情況。凡發現食品、食品添加劑中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將立即查封處理,查清問題原因和原料采購來源、產品銷售去向,發現非法添加的立即移交司法機關予以嚴懲。

    ????兩保健品被令召回

    ?

    ????昨日被藥監局要求立即下架的兩種保健食品,分別為協和牌靈芝孢子粉片(國食健字G20070306)和美中清素牌多種氨基酸片(國食健字G20100217)。藥監局還要求,凡配方中含鄰苯二甲酸酯的保健食品,相關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應立即暫停生產,對市場上正在銷售的產品立即召回,并及時報告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

    ????此前,衛生部曾發布公告,將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列入禁用的食品黑名單。

      服務指南:塑化劑檢測費用至少千元

      

      記者昨天致電北京多家檢測單位,一些機構表示可以對食品中的塑化劑含量進行檢測,不過一個樣本的檢測費用至少在千元以上。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主任劉清珺告訴記者,目前對食品中塑化劑含量的檢測方法并不難,國家在2008年就已有一個推薦性標準,正常情況下兩三天可以出結果。

      

      據了解,北京已有一家分析測試中心在臺灣塑化劑事件后,對市場上的飲料、方便面產品著手展開檢測,目前運動飲料的檢測結果顯示暫未發現問題,方便面還未出結果。

      

      普通人也能檢測塑化劑。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人員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檢測費為2100元,而且一個樣本要準備4瓶同一型號的產品,大約2個星期出結果,需要加急的話,檢測費漲到3100元,1個星期可拿結果。

      

      而位于海淀區的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人員報出的檢測價格為:一般情況1000元,檢測時間7-10個工作日,加急檢測價格為1500元,5個工作日出結果,可以對16項塑化劑檢測。

      潛在影響:兒童性早熟原因多種多樣

      

      公開資料顯示,塑化劑被稱為“環境荷爾蒙”,長期食用可能引起兒童性早熟,生殖系統異常等危險。北京軍區總醫院臨床遺傳學中心主任何璽玉表示,塑化劑是一個新出現的非法添加物,目前還沒有系統地研究,無法明確塑化劑的具體危害。

      

      何璽玉介紹,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兒童性早熟的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查,很多數據是直接引用國外的調查。在國際上,兒童性早熟的成因也不明確,往往由多種因素綜合導致,包括種族遺傳因素,社會環境、文化教育的刺激作用,兒童營養狀況,以及目前公眾比較關注的大氣污染、化妝品等接觸皮膚物品、以及食物中可能含有天然或合成的雌激素等等原因。

      

      可以查到的文獻資料中,在歐洲,從1840年到1980年,女性的初潮從17歲提前到了13歲,男孩出現遺精的時間,也明顯提前。這說明隨著人類的進步、環境的改變,男孩和女孩性發育的時間都在提前。

      相關舉措:食用油塑化劑含量納入監測

      

      昨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食品所研究員劉兆平說,今年已把塑化劑納入風險監測中,主要檢測家庭食用油里是不是含有塑化劑。

      

      臺灣毒飲料事件以來,公眾最關心的莫過于大陸是否有企業“中毒”?昨日,在衛生部的溝通會上,劉兆平說,至少目前我們沒有發現(非臺灣進口的食品違法添加塑化劑)。這次事件主要是從臺灣引起,使用了含有塑化劑的起云劑,其他的產品一般不可能會被違法添加這種東西。

      

      劉兆平介紹說,我國有風險監測計劃,對一些重點產品和重點化學污染物進行常規監測,“一旦發現這些問題,我們會在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啟動預警和風險警示。”

      

      他說,疾控中心今年已經把塑化劑納入到風險監測中,主要是檢測現在家庭的食用油里是不是含有塑化劑,“油都是用塑料桶裝的,我們想了解一下它的溶出是多少。如果是正規廠商按照正常標準來生產的塑料,里面的含量應該是微量的。”

      

      劉兆平表示,我們的目的也是想監測或發現是不是存在問題,甚至起到預警作用。“按照規定,這種桶里是不應該含增塑劑的。”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伍學焱呼吁,盡量少吃一次性或塑料包裝的食品,家里儲藏食物盡量用瓷器或傳統的容器,這樣可以避免風險。

      延伸閱讀:生活中塑化劑“每天都遇到”

      

      在我們身邊日常生活中,塑化劑廣泛存在,塑料袋、兒童塑料玩具、香水、指甲油、化妝品等里面都可能含有塑化劑,不過專家表示,這些含量極其微小的塑化劑不足以造成太大影響。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主任厲曙光對塑化劑的研究長達16年,昨天他為記者解疑答惑。

      

      把熱包子、饅頭、玉米棒、點心裝入塑料袋中、擦香水、涂抹指甲油、頭發定型水,都有可能與塑化劑“碰面”,甚至包括空氣中、水體中也有極微量的塑化劑。

      

      “生活中每天會遇到,避免不了。”厲曙光介紹說,塑化劑目前約有20多種,其中最常用的有3種,為DEHP、DVP和DOP。臺灣此次發現的是DEHP,最常用,占全球塑料塑化劑消費量的86%,多用于塑料制品、玩具、橡膠管等,可增加彈性。

      

      厲曙光指出,臺灣塑化劑事件是人為直接添加到食品添加劑中,劑量比較高,毒性大。而他所研究的主要是塑料包裝中塑化劑的遷移量,從目前來看,塑料包裝中遷移出來的塑化劑的量非常少,由于人體有代謝功能,可在24-48小時內會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這樣微小的量還不足以帶來危害。

      

      厲曙光說,以DEHP為例,在動物試驗中對小鼠生殖系統、臟器等確實有影響,不過對人體的影響一直在觀察中,需要大量的樣本,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果。

    [來源:新京報] [作者:楊倩 廖愛玲 魏銘言 吳鵬] [編輯:李昕昕]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