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河南省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道口派出所民警聯合行動,走上街頭向小朋友講解安全常識張波攝
海口網6月5日消息??“每年有1萬名左右的婦女和兒童被拐賣,其中10%為兒童;道路事故已成兒童的最大殺手,意外傷害是0-14歲兒童的首位死因……”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兒童福利政策報告(2011)》指出,兒童安全保障是中國兒童福利中的一個薄弱環節,特別是針對孤兒、殘疾兒童、流浪乞討兒童、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子女、受暴力侵害和虐待兒童,以及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等“困境兒童”的保護問題尤為突出。
“我國兒童福利之門已經打開,但社會對具有特殊需求兒童的關愛尚顯不足。”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呼吁,盡快建立與中等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中國兒童福利制度,實現更高層次的兒童保護。
兒童面臨新的風險和困境
“在過去的30年中,中國在減貧以及健全社會保障工作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兒童發展狀況也獲得了很大改善。然而,由于快速的經濟增長,高速的城市進程和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兒童面臨著新的風險和困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代表麥吉蓮女士,在5月30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兒童福利周啟動儀式上的一番發言,使現場嘉賓陷入沉思。
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加大了對困難兒童的幫扶投入,服務對象也在不斷擴大。但依然有不少兒童處于福利保障制度的邊緣,深陷各種困境之中。
報告顯示,“困境兒童”主要包括孤兒、殘疾兒童、流浪乞討兒童、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子女、受暴力侵害和虐待兒童,以及與患艾滋病父母或本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兒童。
“我國困境兒童群體只有分類統計和一些模糊的估算,且部分數據比較陳舊,但依然足以說明事態的迫切程度。”報告主要執筆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尚曉援與團隊查閱了大量資料收集到了以下一組數據:
——2010年在民政部門登記的孤兒人數為71.2萬人,5年中增長了24%;
——2006年的數據顯示,我國0-17歲的各類殘疾兒童共計504.3萬;截至2010年底,依然有14.5萬名適齡殘疾兒童輟學。
——據2005年的數據推測,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有5800萬,其中27%為5歲以下的幼童,約為1566萬。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相關研究預測,估計2010年底,約有49.6萬~89.4萬中國兒童受艾滋病影響,其中2萬~2.7萬兒童因艾滋病失去父母。
尚曉援希望,首先從國家層面,由權威部門將這些數據統計清楚,以便更全面地救助“困境兒童”。
缺乏系統安全保護
報告指出,我國在兒童安全保護方面缺少整套的制度安排。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超過20萬的14歲以下兒童因意外傷害死亡,即每三個死亡的兒童中就有一個是意外傷害所致。而在發達國家,關于兒童的道路安全有比較全面的制度設計,包括立法、安全教育,并對家長的監護有所要求,如14歲以下兒童沒有成年人監護不能單獨外出等。
“除各種意外傷害外,人為暴力傷害也不容忽視。”報告指出,家庭暴力、校園暴力、網絡傷害以及其他環境污染等因素造成的傷害,都在影響我國兒童的健康發展。
“在中國,受到家長打罵的兒童人數當以億計,其中多數是家長教育方法不當。雖然能稱得上‘虐待’的只有5%,但推算出受虐待的兒童數,仍以千萬計。”尚曉援說。
“政府有條件也有必要著手于防止兒童虐待,確保兒童安全,在保障兒童的基本生存之上,實現更高層次的兒童權利。”王振耀表示,應建立針對兒童安全的強制報告制度,在發現兒童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國家公務員、教師、醫生、社會工作者等所有公民,都有義務向公安機關報告。
建立與經濟水平相適應的兒童福利制度
從事民政事業數十年的王振耀認為,當前的兒童福利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甚至遠遠落后于經濟發展水平。
據了解,我國的兒童福利制度起步于孤殘兒童,同時,患大病兒童、殘疾兒童、受艾滋病影響兒童、服刑人員子女和流浪未成年人等,也已納入政府對社會福利的關注范圍。
但這還遠遠不夠。報告指出,國家應當立即承擔起為困境兒童提供福利服務的責任,從基本醫療、教育福利、安全保護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導的、面向全體兒童的福利保障體系。
“中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需要彌補體制缺陷,進行系統設計。”有關專家勾畫了出一個“適合中等經濟發展水平的兒童福利制度”的基本面貌。
尚曉援認為,首先需要一部統一的《兒童福利法》。國際社會早已建立了針對兒童福利的立法地位。如英國、瑞士、挪威、日本等國家都先后出臺了專門的兒童福利法案。“我國可以借鑒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以更好地保證兒童福利的具體實施有法可依。”尚曉援說。
“我們沒有統一的兒童福利機構,項目零散,力度不夠。”王振耀表示,我國兒童福利政策項目、標準為數不少,涵蓋范圍也十分廣泛,但相對分散和混亂,未能形成全國統一、自成體系、目標明確的國家兒童福利系統。
因此,有關專家建議,盡快建立國家兒童福利系統,包括兒童福利行政管理機構、完善統一的立法,以及專門制定兒童福利預算等等。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是所有成年人的未來,確保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長,其實就是做好了我們的事業。”王振耀說,建立與中等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中國兒童福利制度,考驗的不僅僅是我國社會福利學界,還有政府和全社會。
【數字觀點】
——“越是經濟不發達地區,兒童的生存與發展狀況越需要改善”
從人口分布來看,我國0-14歲的兒童中有34.9%分布在東部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兒童比例分別為33.0%和32.2%,不存在顯著的地區差異。但在少年兒童撫養比方面,西部地區撫養比卻高達29%,意味著每100個14至65歲的人口就需要撫養29名0-14歲兒童,而東部地區這一比例僅為19.25%。
——“中國目前的兒童福利主要集中于保障兒童的生存與身體健康,并取得相應成效”
中國嬰兒死亡率從1991年的50.2‰下降到2009年的13.8‰;5歲以下的兒童死亡率從1991年的每千人中61例下降到2009年的17.2例;5歲以下兒童中重度營養不良比重,從1997年的3.51%下降到2009年的1.71%,其中北京、天津、上海等發達地區已降至0.3%以下。
——“兒童無疑成為中國未來發展最重要、最寶貴、但又最稀缺的資源”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與“五普”相比,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8億人,占13.26%,上升2.93個百分點。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另一項數據顯示,中國青少年占總人口的比例從2000年的18%(2.28億)下降至2009年的13%(1.8億),中國老齡化加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