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解救被拐嬰兒
未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來自云貴川地區的29名嬰兒的命運便早已注定。
“沒辦法,這或許是目前能給孩子們找到的最好歸宿。”山東省聊城市刑警支隊長殷廣國長嘆一聲。
日前,由公安部掛牌督辦、聊城警方偵破的兩起重大販嬰團伙案相繼審理完畢。涉案人員分別被判處無期至一年半不等刑期。然而,被解救出來的29名嬰兒,卻因為無法找到親生父母,仍舊只能繼續寄養在買主家里,等待未知的命運。
有家難回的不只他們:2009年10月29日,公安部在其網站上公布了首批60名已被解救的未查清身源被拐兒童信息。截至今年6月,僅有6名孩子順利回家。剩下的54名孩子,仍在苦尋回家之路。
A 聊城連破重大販嬰團伙案
對于聊城刑警支隊長殷廣國和他的屬下來說,這是場不折不扣的大勝。
2009年7月底,聊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接群眾舉報:自2008年10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東昌府人盧某伙同他人多次從四川等地向山東販賣嬰兒。
這起被命名為“826”重大販嬰團伙案的案件,隨后被公安部列為全國“打拐”專項行動掛牌督辦案件。奔走四川涼山、東營、濰坊等地,聊城警方抽調精干力量組成的專案組,經過一年多的偵查,查明盧某等人結伙或伙同他人,以出賣為目的,通過四川當地聯系人,在云、貴、川等地收絡嬰兒送到聊城等地販賣,并最終將15名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解救被販賣嬰兒14名。其中,5名犯罪嫌疑人來自云南、四川兩省。
?
???相關新聞
25歲男子被拐19年后微博尋家 已取DNA待比對
貴州男嬰出生5天被拐賣 人販雇“老婆”掩護
男子強迫13歲兒子與被拐女童性交逼其成婚
工薪夫婦辦公益網站 4年解救200名被拐兒童
馮紹峰罕見童年"萌"照首曝光 兒時險被拐賣
男子強迫13歲兒子與被拐初中女孩發生關系 逼其成婚
女子被拐騙到農村15年 靠買菜講價攢200元逃脫
泉州警方再次解救5名被拐嬰幼兒 最小僅5個月大
彩票公益金援助打拐 被拐兒童監護人可申請資助
?
“主犯盧某日前被法院以拐賣兒童罪判處無期徒刑,這在省內同類案件中是量刑最重的一個。”專案組副組長、聊城刑警支隊長殷廣國說。
另外一起被公安部掛牌督辦的案件—“814”重大販嬰團伙案,規模之大同樣令人震驚。該案最終解救被拐賣嬰兒15名。和“826”案相似,這起由聊城市東昌府區刑警中隊偵破的案件中,被抓獲的30名犯罪嫌疑人構成同為山東、四川和云南多地。
兩起案件的另外一個高度相似之處是,“29個孩子全部來自云貴川地區。”專案組民警郝楊說。
B “自生自賣”成掙錢手段
“云貴川”三個字,讓專案組民警在大勝之后,找不到痛快淋漓的感覺。
殷廣國說,云貴川等省份一些比較偏遠落后的地區,由于經濟比較落后,是人口販賣活動的多發地。早年,這類行為多以販賣婦女為主:將當地婦女拐賣到東部發達地區后,通過中間人販賣給當地人做妻子。
“這些年,這些地區的人口販賣活動發生了一些變化,由販賣婦女改為以販賣嬰兒為主。人販子從當地收絡剛生下來的嬰兒,通過火車等交通工具運送到內地,而后通過下線完成交易。”
殷廣國介紹說,由于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拐賣兒童、婦女犯罪專項行動的開展,為了規避被打擊的風險,犯罪分子最近兩年也很少會選擇利用交通工具運送嬰兒。
“很多當地婦女懷孕到八九個月的時候,自己會坐火車到濰坊、東營等地待產。等到孩子生下來之后,再通過早已經聯系好的中間人,將剛剛生下來的孩子,賣給買方。”殷廣國說,在這些地區“自生自賣”孩子的現象比較多見。賣主一般會將孩子以五六千元左右的價格將孩子賣給中間人,經過層層倒手,買主一般需以男孩4萬,女孩2萬元左右的價格買下孩子。
“對于這些父母來說,孩子和小貓小狗一樣,沒什么區別。生下來就賣,賣完了再生。他們把賣孩子當成了一個賺錢的途徑。”殷廣國說。
C 被賣嬰兒有家難回
“這些孩子目前仍舊留在買方家里。”談到被解救的29名嬰兒的最終去向,殷廣國說,盡管為了給孩子尋找親生父母,聊城警方在四川、云南等地苦尋半個多月的時間,但仍未能讓孩子順利回到親生父母身邊。
目前,公安機關主要通過兩種途徑為被拐賣的嬰兒尋找親生父母。一是通過DNA庫進行數據比對。“但是,這些‘自生自賣’的父母既然打算賣掉孩子,就不會再有找回孩子的打算,數據庫里自然就不會有他們的數據。”殷廣國說。
另外一條通道——丟失兒童的父母在當地公安機關報案,當地公安機關發出協查通報,請求全國各地公安機關進行協查,也因為“他們不會報案”被堵死。
“人販子與買主賣主之間多為單線聯系,雙方多不會留下真實信息,這也給查找制造了困難。”殷廣國無可奈何地說,遇此境況,相比解救被拐賣兒童,給他們尋找親生父母難度更大。
因此,目前這29名孩子仍舊只能繼續留在買主“父母”家中。“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我們對于未干擾解救、未對孩子進行虐待的買主免于追究刑事責任。”專案組民警郝楊說,“同時與他們簽訂協議,將孩子繼續留在他們家里,要求他們保證不得虐待孩子,一旦孩子找到了親生父母,必須無條件將孩子歸還。”
“沒辦法,這或許是目前能給孩子們找到的最好歸宿。”殷廣國說,這些多因不能生育而購買孩子的家庭,一般都會真心對待孩子,并且通過長時間的撫養,對孩子也產生了較深的感情。相比福利院、救助站等民政救濟機構,這些家庭的環境更適合孩子的成長。
■ 律師釋法
無奈之舉可能鼓勵買方市場
“聊城警方對買主免于處罰確實有據可依。”山東辰靜律師事務所律師肖媛媛說,雖然《刑法》規定對于“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依據“對被賣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撓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
山東平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趙金一,則對繼續讓被賣嬰兒繼續留在買主家中這一做法可能產生的后果表示憂慮。“不追究刑事責任不等于沒犯罪。”趙金一說,這樣一來很可能會給公眾造成“收買孩子不會受處罰”的錯覺,這種僥幸心理有可能會“鼓勵了這種行為的發生”。
“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由買主代養在法律上則并無依據。”趙金一說,根據公安部的規定,“對于被解救的兒童,暫時無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應依法交由民政部門收容撫養。但在現實中,這一條款面臨諸多限制。因為收容能力及條件限制,目前我國大多數相關民政機構,多以收容殘障、流浪、棄兒為主。對于上述嬰兒,多數民政機構有心無力。
唯一有可能為孩子找到合法歸宿的途徑是,由購買轉為收養。“但同時《收養法》還對收養人做出了無子女、年滿三十五周歲、有撫養教育被撫養人能力的規定。”趙金一說。
“兩起案子中,有相當一部分買主是出于續香火的目的,從人販子手中購買了男嬰。”殷廣國說,這些家庭多數都已有了一個或者以上的孩子。“無子女”的收養條件,顯然是無法被滿足的。
難題不只擺在殷廣國們面前。據媒體報道,2003年昆明“108”專項打拐斗爭后,被賣到福建晉江的26個孩子,經歷了警方的解救之后同樣戲劇性地重新回到了買主“父母”家,而10個孩子回到昆明后無人認領,最終成了福利院里的新孤兒。
面對這一難題,作為打拐行動的主要職責部門,公安部近日下發的一份方案指出,“對于暫未找到親生父母的來歷不明兒童,可責令買主繼續撫養,并告知不得虐待、轉賣,待找到其親生父母后無條件解救。”
盡管對由買主代養這一行為從法律角度提出諸多異議,律師趙金一也承認,“聊城警方的動機是好的,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副理事長張群則對孩子的成長流露出一絲憂慮:“這樣一來,周圍很多人都會知道孩子的身世。在成長過程中,難免受到周圍孩子的歧視,比如給孩子起一些‘野孩子’之類歧視性的外號。這對孩子性格的塑造相當不利,很容易就會自卑、自閉。”
“但是,拐賣嬰兒這種犯罪行為又必須得嚴厲打擊。”“826”專案組民警郝楊說,即使這種解救看起來并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命運。(劉曉蒙 陳學超 聊公宣?陳學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