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14日消息 “如果第二季度GDP增速放緩至9%以下,那么緊縮貨幣就會中止,即不再加息、不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另外,進入夏季之后,本身國內電力供應緊張以及災害頻發就會起到一種變相的緊縮作用。”
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及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幅均低于市場預期,進一步印證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
“綜合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來看,延續了半年的緊縮政策,或在進入第三季度后,即使不‘掉頭’,也將中止此前的緊縮力度。”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可以說是一個觀察期,貨幣政策該怎么走關鍵還要看第二季度整體的經濟數據。”
緊縮效果顯現
6月13日,央行公布統計數據顯示,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516億元,同比少增1005億元,更是較4月份7396億元的新增規模出現了環比大幅回落。另外,5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50.77萬億元,同比增長17.1%,5月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長12.7%,較上月繼續下降。
國泰君安證券總經濟師李迅雷分析稱,所有數據都在顯示經濟回落,M1增速繼續下降,代表著企業活期存款的變化,顯示出企業的活力正在下降。另外,從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的變化來看,也顯示企業的經濟活動能力在減弱,企業需要應對流動資金緊張帶來的困境。
“5月份新增貸款和貨幣供應量的同比大幅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前期央行緊縮貨幣政策所致。”潘正彥同時指出,“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還是相當旺盛的,但是接下來這些企業所承受的壓力會越來越大,而且將是持續的。一方面,人民幣中長期持續的升值趨勢,勢必對中國的出口企業帶來持續的壓力;另一方面,經歷過持續高速增長之后的必然回落,也將對習慣高增長環境的中國企業帶來一定的沖擊。”
出口重現壓力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1月至5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達14017.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4%。累計貿易順差229.7億美元,減少35.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的出口增速較4月份明顯出現了10.5個百分點的回落。對此,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5月份出口出現較大的環比回落,一方面是緣于4月份的出口比較強勁;另一方面,從近幾個月的中國制造業PMI指數來看,制造業新增訂單及新出口訂單增速都出現了回落,尤其外需的萎縮的確給出口帶來了影響。預計這樣的態勢在下半年會進一步凸顯。”
上述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普遍出現放緩跡象,發達國家經濟增速又沒有強勁復蘇的跡象,這可能導致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需求的萎縮,從而加大中國出口企業的壓力。”
貨幣政策或微調
經濟回落跡象不斷,貨幣政策很有可能出現調整。上述銀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緊縮貨幣政策并不會戛然而止,在CPI無法出現迅速回落的情況下,6月或7月仍會有加息的可能。然而,去年下半年以來頻繁地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以及加息的動作差不多就結束了。”對此,李迅雷同樣認為,鑒于目前經濟增速回落已成定局,相信下半年的貨幣政策以維穩為主,但不排除仍有一次加息的可能。
潘正彥指出:“如果第二季度GDP增速放緩至9%以下,那么緊縮貨幣政策就會中止,即不再加息、不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另外,進入夏季之后,本身國內電力供應緊張以及災害頻發就會起到一種變相的緊縮作用。”
不過,潘正彥同時表示,由于之前中國的貨幣政策收得比較緊,下半年在貨幣政策決策方面將會相對較具有主動性,各種工具的運用也會更加自如一些。
?
相關新聞: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