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6月14日電 氣象部門公布,14日起,淮河以南地區先后進入梅雨期,其中,蘇州、無錫的“入梅”時間更提早到了10日。這比此前專家預計的入梅時間提早了近一周時間,是近年來罕見的“早梅”。此間,江蘇省水利廳在發布預防太湖地區旱澇急轉信息的同時,又在部署江蘇蘇北地區的抗旱工作。江蘇南北可謂“旱澇”兩重天。
?
據氣象部門此間發布信息,6月上旬,江蘇東部地區的平均溫度為22.4~24.4℃,西部地區24.4~26.8℃,與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北部偏高2~3℃,其它地區偏高1~2℃。極端最高氣溫39.4℃,8日,出現在徐州。同時,降水分布也表現為北少南多,分布不均,與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和江淮北部地區偏少7~9成,蘇南大部分地區偏多4~7成。如此造成淮河以南地區提前入梅,持續的旱情雖然基本得到解除,降水和陰天卻對夏熟作物的收割晾曬入倉有影響。同時,淮北及江淮之間大部由于降水偏少,旱情依然存在,又將影響水稻移栽。
?
此前一周,隨著大氣環流形勢的調整,太湖流域出現了兩次降雨過程,浙北地區降雨較大。受本地降雨及上游來水的共同影響,太湖地區河湖水位普遍回漲。太湖平均水位已由降雨前最低的2.74米回漲至3.07米,恢復到常年同期正常水位。
?
隨著梅汛的到來,太湖地區面臨旱澇急轉。江蘇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已要求蘇南多個沿江泵站暫停抽引江水,太湖地區沿江涵閘也將根據當地實際雨水情適時引排,在保證水稻栽播大用水的前提下,嚴格控制河網水位,防止內澇發生。對于蘇北地區,將實行嚴格的用水管理。江蘇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將統一調度,按照水位、水量雙重管理的原則,加強用水管理,嚴格控制主要輸水河道口門分水量。在保證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全力保障交通航運和農業灌溉用水需求。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