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一詞,由英語“civilservant”翻譯而來。原意是“文職服務員”或“文職仆人”,也有國家意譯為“文職公務員”,指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履行國家公職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個國家都建有自己的公務員制度。在許多人眼里,“公務員”意味著工作穩定、待遇優厚。然而,每個國家不同的經濟狀況和政治理念又使公務員們呈現出不同。荷蘭攝影師Jan Banning花費數年時間,探訪了玻利維亞、中國、法國、印度、利比里亞、俄羅斯、美國及也門這八個國家不同級別的辦公室。攝影/Jan Banning
?
2003年,印度比哈爾邦,比哈爾邦內閣秘書助理辦事員蘇世麻普拉薩德(Sushma Prasad)。蘇世麻生于1962年,月薪5000盧比(約合110美元)。1997年,蘇世麻的丈夫因公殉職,她按照“安撫原則”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印度一共有6600多名公務員。另外還有大量低級別官員和辦事員,他們屬于政府工作人員,不算公務員。
?
2003 年,印度比哈爾邦,比哈爾邦首府帕特納(Patna)原秘書處首席秘書K A H 蘇布蘭馬尼安(Subramanian)。蘇布蘭馬尼安生于1945 年,是該邦的最高行政長官,他擁有寬敞的官邸,一部配備黃色閃爍燈和專職司機的公車,并享有很多特權。月薪41000盧比(約合898美元)。印度的公務員待遇優厚。2009年,印度居民人均年收入約為720美元,而公務員的年均收入卻高達8116美元。除工資收入外,印度公務員還享受著其他令人羨慕的待遇,如除去各種假期和法定休息日,公務員每年實際上班時間僅約160天。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