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20日消息??今天,你離了嗎?上世紀末曾經流行這樣一句“戲侃”,但時至今日,大家已不再覺得幽默,因為,“狼”真的來了。
據民政部提供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有46.5萬對夫妻勞燕分飛,平均每天有5000對夫妻離婚,離婚率為14.6%;廣東省有2.49萬對夫妻離婚,離婚率為10.9%。在全國離婚率排名中,居倒數第八位,屬于較低水平,但回溯廣東2009年、2010年同期的9.8%、10.4%,依然呈不斷走高的趨勢。
從過去的談離婚色變,到70后糾結于離或不離,再到如今80后的“離婚沒啥大不了”,中國人的婚姻觀正在發生改變。據不完全統計,從年齡結構看,目前全國22-35歲人群已經成為離婚主力軍,也就是說,70后、80后成為離婚高發人群。中山大學在上海、廣州進行的一項小樣本調查顯示,70后、80后的已婚人士中,離婚人數達到或者接近一半。
“今天,還能相信愛情嗎?”近日在網絡上瘋傳的這句話,讓人傷感,更讓人困惑。
70后離婚高原因:經濟是殺手
“70后離婚,經濟原因是第一殺手。”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講師裴諭新博士研究婚姻問題多年,她曾經在上海做過一個小樣本調查,40位來自社會各階層的70后男女中,在25-35歲期間,只有一半人進入婚姻,而結婚的人中又有四成人離婚。
裴諭新說,70后往往沒有“富爸爸”,但也有很多人白手起家,贏得大量財富。也正是因為這樣,讓大家對“枕邊人”有更多期望:你也是搞IT的,為什么不能學學馬化騰?為什么同學買了豪宅寶馬,我卻只能跟著你租房搭公交?“這種‘比’出來的期待和失望,往往釀成分手的結局。”裴諭新說。
在外企工作的劉先生,便對好兄弟的妻子頗有微詞:“又不是美若天仙,我那位好兄弟的年薪也有接近100萬元,妻子還嫌棄他,覺得他買不起豪宅名車,天天鬧別扭。我看啊,兩個人離婚,是早晚的事情。”也許正是因為對經濟問題的關注,70后離婚往往不能和平地協議分手,而是法庭上見。羊城晚報記者在廣州市中院提供的裁判文書中,選取了100對夫婦離婚案例,發現在原告(被告)中,70后竟占49%之多,遠超其他年齡層。
除了經濟原因,導致70后離婚的殺手依次還有:第二位,單純的婚外戀(不是由于夫妻感情破裂而找情人);第三位,長年分居;第四位,女比男強;第五位,家庭矛盾;第六位,性生活不和諧。
羊城晚報記者發現,“女比男強”現象在70后婚姻中確實普遍,這種顛覆“男主外女主內”的經濟關系,讓男女都比較容易產生困惑。一方面,丈夫繼承了傳統觀念,認為家務事就應該是妻子來做,而另一方面,丈夫在客觀上卻不是家里的“頂梁柱”,女人難免會產生“憑什么我養家還要我做家務”的埋怨。“我曾經聽過一位70后女性抱怨:‘我都不嫌棄老公收入低,老公倒嫌棄我’,其實這句‘不嫌棄’,已經透露出‘嫌棄’的潛意識。”裴諭新說。
“70后還是糾結的一代。”在裴諭新的眼里,接近不惑之年的70后,對離婚其實很困惑,“雖然在經濟上已經獨立,但在思想上還是比較傳統,總覺得離婚有‘污名化’的壞影響。從想離到真正離婚,一般要折騰2-3年。”
80后離婚高原因:父母插手多
“80后離婚,父母的影響力太大了。”裴諭新告訴記者,一位研究中國問題的外國學者曾經向她感慨“中國的80后,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被父母意見左右的一代”。
相比70后,80后的離婚比例更高,裴諭新在廣州做過的20人小樣本調查中,20-30歲之間結婚人數達到六成,離婚人數又占其中的一半,也就是“早婚快離”。
為什么80后離婚率這么高?裴諭新表示,父母影響過大是主要原因,過于密切的親子烙印,直接造成影響:一是由于可以從父母處得到大量的親情,80后對小家庭的感情沒那么依戀,即使離婚也不“傷”。二是被父母“寵壞了”,80后從小到大都習慣于父母的奉獻型的愛,在自己的婚姻中,也常常認為“對方要以我為中心,為我做奉獻”,都想索取而不愿奉獻,導致家庭矛盾升級,甚至以離婚收場。三是可能導致要求對方只關注自己。裴諭新說:“我曾經訪問過一個80后男人,他就很反感妻子的姐妹淘,認為‘有了我就應該繞著我轉,干嘛還把時間花在其他人身上’,甚至還有一些男人說‘老婆你不要那么照顧孩子,你應該首先把我照顧好’。”這種要求得不到滿足,也常常引發矛盾。
除了父母的影響,過早進入家庭平緩期也引發80后離婚潮。“70后夫妻往往要齊心協力去攻克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比如供房、供車、養孩子,‘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夫妻關系,而80后的這些問題往往已經被父母代為解決,過早進入家庭平緩期,讓年輕人失去了生活的激情,跟著對婚姻也沒了激情。所以,很多80后都是在婚后1-2年,生完孩子之后就離婚,甚至還在懷孕的時候,就提出離婚,因為反正大不了回到父母家住,沒有什么后顧之憂。”裴諭新說。
1985年生的小琳,最近就帶著不足2歲的女兒,離婚回到了老家東北。“他是廣州仔,嫁給他之后一直跟他父母住,他媽媽連門都不敲就直接進我們的房,說‘兒子哪里我沒見過,你又是女人,有什么好見外的’……我堅決要搬出去住,他就堅決不單飛,我說那好,咱們離婚!我爸也發話了,女兒大不了你回東北,我來養外孫女!有家里人當后臺,我二話不說就離了。”
?
???相關新聞
海口離婚夫婦因房產分配不均反目3年 房產最終歸孩子
妻子給老公打電話一女子接聽 串線引誤會險離婚
少婦欲離婚遭狠毒丈夫法院大廳潑硫酸 或將失明
男子當女兒面捅殺前妻后自殺 悲劇或因離婚引發
民政部:2010年267.8萬對夫妻辦理離婚手續
?
對話
“中國式離婚”進入“平臺期”
受訪人:王飆塵廣東省婦聯法律服務中心律師、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副站長
“離婚率高,是中國人追求高質量婚姻的另一種體現。”廣東省婦聯法律服務中心律師、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副站長王飆塵建議,不要“看扁”離婚率。大家都渴望幸福的婚姻和家庭港灣,但純為降低離婚率去強求破鏡重圓,對婚姻和生活有害無益。
不能只怪男人“包二奶”
羊城晚報:在婦聯投訴多是女人,是否離婚就是男人的錯?
王飆塵:我不這樣認為。投訴者絕大多數是女性,從我們接訪過程中有一些感受。第一是缺乏婚姻經營理念。多數來反映情況的,無論男女,都認為是對方的錯,實際上夫妻經營婚姻出現問題,是大家都有責任的。第二是缺乏溝通。我們跟女性打交道比較多,聽到她們對夫妻關系的敘述很多是指責、憤怒等,可以看出很多(妻子)不太懂和丈夫溝通。第三就是一味指責對方。比如說老公包二奶,我不是說包二奶是正確的。但我們會與來訪者這樣交換觀點:你覺得他為什么會離開這個家?你覺得跟他平常的溝通相處的模式是怎樣的?他出軌可能是有無法滿足的需求,在妻子身上找不到、在情人身上卻發現了。這里面雖然有生理方面的需要,但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需求,比如他覺得老婆不了解自己,不尊重他。夫妻出現問題,肯定是雙方都有問題,雙方都需要調整。我們作為中立的都是這么看的。但投訴者卻不一定這么看。
白頭到老的不一定幸福
羊城晚報:父母輩離婚的很少,是不是表示年輕人的容忍度越來越低,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所以造成離婚率增高?
王飆塵:以前的人不離婚,不表示比現在要幸福。
現在的人比過去對婚姻要求更高,而且退路更多,就造成現在的人離婚年齡越來越小。30歲左右的女性有職業有技能,離婚能夠保障自己的生活,敢離婚。相反,超過40歲的女人,即使老公表現得再惡劣,都不愿意離婚。因為第一她們要考慮子女,第二她們自身能力有限,對離婚以后的生活質量沒有信心。
我認為離婚率高反映了人們對婚姻要求的提高。這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經歷的。我們上大學的時候(80年代)講《婚姻法》的老師說“中國婚姻合格率不會超過5%”。剩下的95%都是在湊合、在隱忍。那是觀念問題。現在離婚率雖然高,但是我相信維持婚姻的夫妻中,幸福感應該比以前要高。
婚姻中要“看清自己”
羊城晚報:是否離婚率走高就“不是問題”?
王飆塵:當今的問題不是離婚率高,而是升幅大。升幅大說明人們對婚姻態度不夠嚴肅和慎重。像來婦聯的一些年輕來訪者,根本說不出離婚的原因。
有一次我在電視臺做節目,一個年輕編輯說想離婚,理由是老婆太強勢。我就問:你說老婆很強勢,不會做家務不會體貼人,那談戀愛的時候她是不是這樣子?他說“是”;結婚以后她有沒有重大改變?他說“沒有”。那我就告訴他:是你該變了,你沒有做好角色轉換。
現在更多離婚問題,反映在年輕人身上,大多是感情和物質的沖突,尤其是獨生子女。他們一方面想找一個感情很純粹的,另一方面又無法割舍對物質的追求。再加上獨生子女(步入婚姻年齡的一代)與父母的關系過于密切,以至于影響了自己的婚姻。
再拿那個年輕編輯做例子。他的父親強勢、母親賢惠,母親總處于弱勢,他很愛母親,潛意識不希望妻子這個角色受到丈夫的欺負,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是想反抗他父親、保護母親,他覺得找一個強勢的妻子就是報復了他父親。但實際上,他骨子里就是想找一個他媽媽那樣順從的女人,所以當妻子真的強勢時,他又接受不了。所以我說:如果你不改變,你的婚姻也會重蹈覆轍。
“中國式離婚”進入“平臺期”?
羊城晚報:很多人對持續走高的離婚率感到害怕,甚至不相信婚姻。你認為離婚率還會一直持續走高嗎?
王飆塵:我個人感覺高離婚率與社會整體發展有關,中國也會走西方的道路,時間長了還是會回歸到對婚姻家庭的依賴。
羊城晚報:您認為現在離婚率是在爬坡,還是已經到達一個平臺?
王飆塵:現在是一個平臺期,比較平穩了。這主要因為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進入結婚高峰期,接下來就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在我們接待的年輕來訪者中,只要他們面臨著離婚的理由,就會義不容辭地選擇離婚。年紀大的則相反,他們除了忍無可忍,一般都不會選擇離婚。這種離婚率的波動,相信是受到80后的影響比較大。
離婚故事
【70后】郭然,40歲
看不到我的好婚姻難以到老
郭然(化名)的前任,是她的大學同學,連拍拖在內,兩人相處15年。三年前,郭然與前任離婚,如今說起前任,她依然憤懣。
在那一段婚姻中煎熬,努力在外人面前維持“甜蜜”,讓“白骨精”郭然心身俱疲。“他在深圳工作,月薪也過萬,但從來沒提過‘家用’兩個字。房子我供,生活費我出,結婚后他連襪子都不洗。但是,他還是覺得我‘不可人’。”在朋友圈中被公認為“溫柔而善解人意”的郭然,被前夫責備為“強硬”。
“他看不到我的好。”終于,在冷戰了多年之后的又一個不眠之夜,郭然提出:離婚。沒想到前夫馬上回答:“你別反悔!”
“離婚簽字的那天,我哭了,求他不要離。離婚幾個月后,我才知道他為什么這么堅決,原來他在深圳早有了‘小三’,‘小三’甚至已經懷孕,之所以一直瞞著我,無非是擔心在分家產時會吃虧。”郭然說。
拿到離婚證書時,郭然已經37歲。“比我小一輪的女孩子都在愁‘男朋友在哪里’,我應該怎么辦?這一輩子已經完了么?”茫然了半年,她從困局中走出來,把十多年不變的馬尾長發改成了利落飄逸的短發,拉上最有品位的女朋友帶她買靚衫,“以前我只穿行政套裝或運動衣,現在才知道有多土!”
對于伴侶的選擇,她有了更理性的看法:“我性格比較獨立,所以不是前夫的‘菜’,但要改恐怕比較難,那么我就找一個喜歡獨立女性、性格豁達的丈夫吧。”
兩年前,郭然遇到了她想“追”的男人;一年前,他們結婚,幾個月后,她就成功懷孕。“我現在偶爾還會后悔:后悔自己沒有早點結束那段苦澀的婚姻,因為健康的婚姻這么‘甜’!”郭然笑了。
【80后】“小馬甲”,28歲
華麗麗地閃婚華麗麗地離婚
在天涯論壇上,一位今年28歲的“80后”女人“小馬甲”,敘述了她和丈夫認識了3個月就快速地步入婚姻、但2個月不到就準備離婚、婚后第4個月以離婚收場的無奈故事。
“生氣,非常生氣,我心想,你就不能好好說話嗎?不會跟我說:老婆,擦過傷口的棉棒不要再伸到藥瓶里去,這樣不好。我下次不就知道了嗎。LG(注:網絡用語:老公)常常這樣,他缺乏平和地交流的語態,看到他不滿的東西,總是用責備或咒罵的口吻說話。對孩子也是這樣。我起身,把藥瓶放進藥柜里,他還在絮絮叨叨地罵我弱智。我轉過頭來說:你再罵我一句!?LG越發來勁了:怎么樣了,我就是罵你,你就是弱智!怎么著?!”
脾氣暴躁的丈夫,在婚前給樓主的感覺是幽默、孝順、重情義、愛干凈,“恨嫁”的“小馬甲”與丈夫一見鐘情,不顧對方比她大11歲、且離婚有子的背景,選擇了閃婚。婚后,矛盾很快爆發。“家里衣服一般我洗,但如果他來洗的話,一定是洗他和兒子的衣服,我的衣服就單單留在洗衣籃內”。“脾氣不好,情緒反復,這些都無所謂,是人都有缺點,但是他缺乏對我最起碼的尊重”……
網友的態度,是一面倒的“離”聲。網友“koala_love_bear”說:“你不該閃婚的,很明顯,他不是一個疼你的人,他疼自己和疼兒子多些。”對于自己的短暫婚姻,“小馬甲”用感慨作為結語:“那么恩愛的兩個人,那么美好的開始,看似那么激烈的愛情,猶如做了一場夢。”(蔣錚 丘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