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光環背后,哈藥總廠這位國內抗生素原料藥“龍頭老大”也有自己的無奈和苦衷。“哈藥總廠屬于微生物發酵企業,這就決定了企業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而他們的生產工藝也決定了企業在生產時注定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和廢氣。這也就是藥廠怪味產生的主要原因。”哈藥總廠副廠長馬杰說。
馬杰說,剛建廠時周圍還都是荒地,最近幾年,隨著城市擴張,周邊居民急劇增加,導致藥廠與居民的矛盾凸顯出來。像他們這樣的高污染企業想要實現對周邊環境零污染,并不是簡單投入巨額資金整改就能實現的。
“哈藥總廠污染事件其實暴露出的是我國原料藥行業的現實困境。”安邦咨詢醫藥行業研究員邊晨光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一些原料藥生產企業面臨著與哈藥總廠一樣的問題:一面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生產工藝,一面是附加值和利潤率都比較低的產品。同時國內一些原料藥企業的產品同質化傾向嚴重,通常采用“價格戰”方式搶占市場,這又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利潤率。像哈藥總廠這樣的大企業,雖然每年銷售額很高,但實際利潤率并不高。因此在面對治理污染的高額資金投入時,企業往往會“舍不得”花錢。
“原料藥大國”的現實困境
原料藥是制作很多制劑成藥的原料,用途廣泛,但處于整個醫藥生產環節最低端。
據業內人士介紹,由于其附加值低,生產過程高污染、高耗能,而國外的環境污染成本很高,這就導致最近幾年很多國外大型制藥企業放棄了原料藥生產,采取購買或者外包的形式獲取原料藥。而中國趁勢成為原料藥生產大國。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介紹說,原料藥產業是中國制藥工業比較重要的部分。在國際市場上,我國一些大宗原料藥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甚至超過90%。但從2009年開始,由于受到金融危機以及人民幣匯率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原料藥出口出現短暫下滑,直到去年下半年才呈現恢復性反彈。去年全年,我國原料藥出口增長幅度達到24%。今年1-3月,我國原料藥出口額為53.6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
邊晨光說,由于中國勞動力比較廉價,從全球產業鏈來看,有很多行業我國都處于低端,因此被稱為“世界工廠”,其中也包括一些以犧牲環境和能源為代價的產業,原料藥產業便是其中之一。原料藥產業門檻較低,很多企業紛紛介入,造成市場惡性競爭。同時,企業在自身壯大的過程中,只是簡單地壯大規模,沒有真正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使其很難走出產業鏈的最低端。
郭凡禮、邊晨光等人指出,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困難,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與日俱增的環保投入與企業低利潤率之間的矛盾。而這一矛盾隨著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以及老百姓維權意識增強將越來越突出,相關部門對此應給予足夠重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