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24日消息??廣西南寧交警部門24日向中新網介紹,備受關注的南寧“5?3”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有了最新進展,三名遇難者家屬已獲得肇事車輛所在路政部門支付的預付款項共90萬元,遇難者遺體將于6月26日處理,遇難者將得以入土為安。肇事司機已被捕,遇難者家屬向檢察院和交警部門提交了追加肇事者馬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申請。
據介紹,5月3日晚11時,三名3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南寧繞城高速玉洞出口匝道附近發(fā)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喪生,另外五人受傷。而這起特大交通事故由肇事司機馬某駕駛路政執(zhí)法車逆行攔停一輛大貨車,從而引發(fā)死者之一龐某所駕駛車輛追尾,最終釀成車上3人死亡的慘劇。事發(fā)后,警方迅速展開調查,最終認定認定肇事者馬某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
6月23日下午,遇難者家屬及其企業(yè)領導一行十余人到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科,對南寧交警部門在該事故中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執(zhí)法表示謝意。3名死者生前所在單位中久公司負責人耿女士一直負責事故后的死者家屬安撫和事故處理工作,她說:““5?3”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南寧交警支隊的民警頂住壓力,查明真相,給死者和家屬一些安慰。今天三位死者的家屬全部來了,親自送一面錦旗表示感謝。”
南寧交警支隊事故科科長楊立寧代表警方對此表示感謝,他說:“案件給家屬帶來痛苦,給公司帶來困難,警方也感到很遺憾。”他表示,當晚媒體報道此事,全世界得知此事,警方感到壓力很大。另外由于此事發(fā)生時作為另一方當事人的路政人員正在執(zhí)法,當事雙方處于不對等地位,而事發(fā)地點在高速路上也給證據的收集帶來一定困難。警方在最短時間內派出最精干的警力進行了專門的調查。
據介紹, 5月3日事故發(fā)生時,有4輛大貨車在事故現場,事后2輛大貨車離開。辦案民警通過調取視頻資料,查到了兩車車牌號后連夜追趕,終于在廣東省不同的兩市內找到了車輛司機,獲得了寶貴證據。這些艱辛努力最大限度為事故的認定提供了證據,也獲得了當事者家屬的高度認可。當事人將于6月26日一起處理受害人遺體,警方對此感到欣慰。
目前,路政部門已和死傷者家屬達成了前期預付協議,每位遇難者獲得30萬元的前期預付金。這是死者家屬、死者公司、交警部門幾經努力的結果。耿女士回憶起當時情形,幾度落淚。她說,路政部門在事發(fā)后20多天才第一次來見家屬。她對路政部門目前提出的“刑事訴訟結束后再進行民事訴訟”表示擔憂,“那要7、8個月,對死者家屬十分不利。”她指著身旁的三位女子,哽咽著說:“這些是他們的妻子,三個死者都是30出頭的壯年,有一些還是獨子,家中還有老人孩子要贍養(yǎng)。”
三位死者的部門主任肖女士在事發(fā)十分鐘就趕到了現場,她說:“三位遇難者都是很好的員工,在生活中也是積極樂觀善良的人。看到他們躺在那里,很是心酸。”她指責肇事司機試圖逃逸,沒有施救。
據悉,在審訊時,已被拘留的肇事司機馬某只承認自己開車逆行,不承認攔截貨車,也不承認逃逸。而貨車司機則證明馬某攔停自己的車輛并在事發(fā)后試圖逃逸。交警部門通過技術鑒定和證人證言,認定馬某是逆行并攔停貨車導致車禍發(fā)生,馬某逃逸證據不足。交警部門5月16日下午公布了責任認定書,認定馬某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
而路政方認為遇難者乘坐的中久公司車輛和被追尾的大貨車均附有責任,提出了責任認定復議申請。交警部門充分復核證據后,在6月14日公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復核結論中維持了原來的認定結果。馬某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南寧良慶區(qū)檢察院批準逮捕。
目前受害者家屬已給良慶區(qū)檢察院和南寧交警部門提交了追加肇事者馬某“危害公共安全罪”并追加坐在肇事車輛副駕駛單位某領導“瀆職罪”的申請。
楊立寧表示,遇難者家屬和公司有權利對警方和檢察院提交追加馬某及其領導相應罪責的申請,至于該怎么申請,律師會給出相應建議。而最后以什么方式起訴,最權威的部門還是檢察院。他同時提醒家屬民事賠償這一部分,幾天前簽署的每人30萬元預付款僅僅作為善后處理工作的一個措施;整個民事賠償的解決要在家屬處理完遺體,傷者出院后,協調解決。家屬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也可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
???相關新聞
新疆和靜發(fā)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致5人死亡
河南路政違章查車發(fā)生特大交通事故致4死17傷
安徽桐城市發(fā)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 造成7死10傷
京港澳高速粵北段特大交通事故死傷人數增至16人
公安部副部長:堅決遏制客運車輛重特大交通事故
《海南西線高速發(fā)生特大交通事故》續(xù)三
海南西線高速特大交通事故 死亡人數升至8人
西線高速白馬井路段發(fā)生特大交通事故 5人當場死亡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