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京滬高鐵試運行情況向媒體開放,數十家中外媒體的記者登上列車。中新社發 富田 攝
根據我們的分析研究,長大高鐵在目前的階段實施時速300公里和250公里的混跑模式是最好的選擇。京津、滬杭相對獨立的城際線路比較短,實施時速350公里是最好的選擇。
以什么樣的方式、速度等級運行,應該把多種因素綜合起來考量。比如說現在的高速列車是兩個等級,高鐵票價體系是兩個等級,確定運營方案也要考慮這樣的現實。
在運輸組織上來說,各種列車的速度差過大或者速度等級類型過多,對運輸組織的效率也會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綜合考慮,確定京滬高鐵為典型代表的混跑模式,我們認為是最好的選擇。
記者:中國鐵路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一直很受世人關注。目前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戰略進展如何?是不是會有所調整和變化?
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近年來,中國鐵路立足自主創新,在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重載鐵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這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在國際上產生了較好的影響。我們與多個國家進行了技術合作的洽談,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可以明確地說,中國鐵路既然已經邁出“走出去”的步伐,就不會退縮。
有人認為中國鐵路走出去受阻,這個說法是不客觀的。我們不僅要繼續堅持“走出去”的戰略,而且在內涵、形式上還要進一步擴充。我們不僅高速鐵路技術要走出去,普速鐵路技術也同樣要走出去。包括高原鐵路、重載鐵路等方面創造和積累的經驗,相信世界其他國家都會有興趣,并能夠各取所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