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4日消息 近段時間,有關部門關于降低進口中高檔消費品稅負的動議,引發各方關注。一些業內人士指出,進口環節稅負高是導致消費者去國外購買奢侈品的主要原因,是消費外溢和稅款損失的背后“推手”。
然而“新華視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于進口奢侈品該不該降稅,業內人士和專家存在較大爭議。降稅是否能把外流的奢侈品消費留在國內?奢侈品降稅是否在給富人“減負”?降稅是否等于進口奢侈品降價?
爭議一:降稅是否能把奢侈品消費留在國內?
【焦點】世界奢侈品協會的調查顯示,中國明年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但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境外購買奢侈品的金額4倍于國內,每年數百億美元流失海外,也創下了世界第一。據了解,我國奢侈品進口環節涉及的稅種主要有消費稅、增值稅和關稅,能否通過降稅把奢侈品消費留在國內?
【觀點一】商務部貿易研究院消費經濟部副主任趙萍:綜合進口稅率過高是國內外奢侈品價差的主要“推手”。以化妝品為例,進口環節要交30%的消費稅、17%的增值稅和10%的關稅,三者相加高達57%,在國際上屬于中上水平。應該適度降低奢侈品進口環節的消費稅和關稅。
【觀點二】中商商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海飛:雖然降稅擴大的是進口奢侈品的銷售,但產生的商業增加值也是計算在中國的GDP之內的,所以降低奢侈品進口環節稅,可以擴大消費,增加流通環節就業,同時還能減少順差和外匯占款,對改善貿易平衡和抑制通脹都有好處。
【觀點三】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不應取消或降低奢侈品進口消費稅,因為就擴大內需而言,其指向的是國內產品,而不是進口產品。如果擴大對進口產品的消費需求,將損害國內企業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
記者點評:奢侈品的特征是非必需性和高昂的價格,象征特殊身份。當前,降低進口奢侈品稅負面臨“兩難”:一方面要通過稅收調節高消費,保護國內產業,但另一方面降稅可以增加消費,平衡對外貿易,關鍵是二者怎么權衡。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擴大消費需求已成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發揮稅收政策引導消費和生產的作用,是一個新課題。
?
?
相關新聞:
華貴無比!這些是你愿意買單的奢侈品嗎?[組圖]
兩部委官網文章舌戰奢侈品關稅?財政收入成焦點
商務部稱奢侈品關稅下調需研究
中國活躍奢侈品購買者逾千萬?未富先奢引發熱議
“天下第一石魚”亮相沈陽國際頂級奢侈品展
財政部否認降奢侈品進口關稅 此前商務部稱要降
用減稅拉動經濟?要降的不僅是奢侈品關稅
中國將下調奢侈品進口關稅 化妝品煙酒可能先行
社科院藍皮書:2015年前中國或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
爭議二:奢侈品降稅是否在給富人“減負”?
【焦點】在當前中國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背景下,降低進口奢侈品稅負的觀點可能會招來為富人“減負”的質疑。那么,給進口奢侈品降稅,是否會有損稅收削峰平谷的公平原則?
【觀點一】河北省邯鄲市陽光百貨集團總經理韓玉臣:這涉及對現行稅制中奢侈品定義進行動態調整的問題。我國對高檔手表、化妝品等進口商品征收消費稅的初衷是為了對富人征稅,體現社會公平,但如今許多當時的奢侈品已變成有大眾消費特征的中高檔商品,因此建議降低或取消這部分進口商品的消費稅。否則消費者就有“被奢侈”“被富裕”之嫌。
【觀點二】劉海飛:先把真正的奢侈品和普通中高檔消費品區分開,然后再科學地制定降稅比例,才能既把部分流失海外的購買力拉回來,也不助長“炫富”的心理,激發“仇富”的心態。
【觀點三】劉尚希:對高檔奢侈品征收消費稅,主要目的是從維護社會公平出發,調節收入分配,即對少數富人能夠消費的產品征收消費稅,增加的收入用于對低收入群體的補助,從而縮小貧富差距。
記者點評:雖然目前國內對于哪些是“奢侈品”,哪些只是“中高檔消費品”并無準確的定義,但有一個現象必須正視:一些商品在國外只是很普通的大眾消費品,價格并不貴,到了國內就成了“奢侈品”,身價百倍。從長遠看,加快培育本國的名牌產品,提高本國產品的質量、信譽,似乎也是讓更多境外奢侈品消費回流的一個重要途徑。
爭議三:降稅是否等于進口奢侈品降價?
【焦點】“趕緊通過降稅降低國內奢侈品價格吧,否則老百姓還會用腳投票。希望到歐洲買化妝品、到香港買名牌包的現象不再繼續下去了。”——從網友“老趙”的言談中,不難看出消費者對國內奢侈品降價的渴望。但降稅后進口奢侈品是否一定能降價呢?
【觀點一】上海百聯奧特萊斯購物廣場青浦店負責人:只要奢侈品進口環節稅降低,國外品牌廠家和供應商肯定就會讓利于消費者。因為進口稅收在國內奢侈品價格里占很大比例,如果降稅后國內供應商和零售商不降價,消費者就會選擇繼續到國外“掃貨”,這符合經濟規律。
【觀點二】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奢侈品在中國價格畸高,使得國內的一般品牌能夠賣到比肩香港、紐約的國際一線品牌的高價。因此,降低進口奢侈品稅負,不僅能降低國內奢侈品價格,而且能使一般品牌的售價降下來。
【觀點三】趙萍:國際知名品牌在國內的銷售層級很多,而區域代理商一般議價能力不高,因此,即使降稅,國外廠商也可能會控制代理商的拿貨價,繼續維持高價。此外,中國零售業存在的收取通道費、“扣點”等潛規則,也會推高進口奢侈品的價格。所以,降稅的同時,應通過規范商業秩序,同時大力推動“工廠直營店”等新型營銷模式的發展,減少流通環節,降低奢侈品售價。
【觀點四】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即使降稅,在中國的這些名牌產品也不一定會降價。很可能一些外國廠商出于維護品牌形象和利益的需要,不降價或只象征性地降價,這就與稅無關了。
記者點評:奢侈品國內外價差成因復雜,以更具吸引力的價格將消費群體留在國內,降稅固然是一種思路。但由于奢侈品具有特殊屬性,降稅的幅度也可能與降價的幅度不相匹配,因此需要精密測算,謹慎實施。此外,完善奢侈品國內銷售體系,創新商業營銷模式,減少流通環節和費用,也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
?
?
相關新聞:
華貴無比!這些是你愿意買單的奢侈品嗎?[組圖]
兩部委官網文章舌戰奢侈品關稅?財政收入成焦點
商務部稱奢侈品關稅下調需研究
中國活躍奢侈品購買者逾千萬?未富先奢引發熱議
“天下第一石魚”亮相沈陽國際頂級奢侈品展
財政部否認降奢侈品進口關稅 此前商務部稱要降
用減稅拉動經濟?要降的不僅是奢侈品關稅
中國將下調奢侈品進口關稅 化妝品煙酒可能先行
社科院藍皮書:2015年前中國或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