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對恐怖主義的話外音——搞別人去,別搞我
近年來,美國喜歡將一些戰略報告公之于眾,這種提高透明度的考慮不僅僅是給自己人看,在很多情況下也是讓對手明白,從而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對全球恐怖組織說“我”只打“基地”組織,別的井水不犯河水。從戰略的制定角度看,新版《國家反恐戰略》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從作戰角度看這也符合美軍的“集中”原則。奧巴馬在為《國家反恐戰略》所作的一頁紙的序言中竟11次提到”基地”組織,目錄中還有一多半的標題是針對全球不同地區的“基地”組織的。因此,這份報告的潛臺詞就十分容易讀懂了。這也是奧巴馬吸取小布什教訓,避免因樹敵過多、力量分散而導致兵疲國衰的基本考慮。簡單地說,美國的反恐不再是國際意義上的反恐,而是高度聚焦的國家反恐。
對“基地”組織說再不轉變反美方針,就整死你們。如果威懾不成,美國人常常會采取悍然打擊的行動。新版《國家反恐戰略》對“基地”組織同樣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布倫南還表示,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基地”組織已經遭受重創,特別是一大批“基地”的核心頭目被美國相繼消滅使“基地”面臨土崩瓦解的境地。《國家反恐戰略》還將打擊“基地”的方式,細化到切斷“基地”組織資金鏈條、清除“基地”成員庇護所、進一步獵殺“基地”核心頭目等具體層面上,直到基地組織被鏟除或被迫放棄針對美國的襲擊。
防止美國把全球恐怖主義禍水他移,加強全球反恐合作。借力打力、亂中漁利是國際政治斗爭中的常用手段。幾十年來,美國在打“代理人戰爭”、扶持敵對國家反政府武裝等方面的做法是有目共睹的。近來,美國積極與伊斯蘭世界和解,深度干預中東-北非動亂,有意鼓動恐怖襲擊演變成地區性、各國內部的事務,就是意在使矛頭不再對準美國。
與小布什對待恐怖主義態度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奧巴馬采取了一種看起來更加巧妙的方法,這樣保證了美國在反恐上處于“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姿態。因此也不難理解奧巴馬去年曾表示“恐怖主義只是策略,不是敵人”的態度。
為此,加強全球合作,明確各國在反恐中的國際責任,穩定國際反恐陣線,才是正途。?(國防大學林東 李瞰)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