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月15日,在蓬萊19-3漏油事故B平臺3海里、C平臺2海里附近海域出現赤潮,長約2海里。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
海上直擊蓬萊19-3溢油事故現場
15日8時20分,山東省蓬萊市欒家口港。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從這里登上“中國海監15”船,前往38海里之外的蓬萊19-3油田。中海油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海面上是否還存在明顯的油污?油污有沒有飄至近岸生態敏感區域?清污、查找污染源工作進展如何?記者實地進行了采訪。
焦點一:海面漂油是否嚴重?
“中國海監15”船從蓬萊一路向西北方向行駛,當日海上和風細浪,可視距離超過1海里。
記者一路觀察沿路海域,海水顏色碧綠,從觀感上看不出與事故發生之前近海海水有何區別。經過大約4小時的行駛,進入蓬萊19-3油田區域。經過D平臺到達6月17日發生井涌事故的C平臺區域,此前記者在C平臺上空航拍時看到的千米以上的油帶已經不見蹤影。
從C平臺行駛約2海里到達6月初發生海底漏油的B平臺,在兩個巨大的黃色浮標和兩艘紅色的船舶圍起的海面下方,是已經裝上圍油罩的B平臺海底漏油點。在這里,海水呈現出墨綠色,但沒有發現明顯的漂油。
此次事故溢出的原油,除去回收和消散在大海中之外,海面上的油污是否漂到渤海灣沿岸山東、河北、天津、遼寧等地管轄的近岸海域及養殖區域呢?
隨行的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研究員崔文林說,事故發生后,中心已經組織了四個航次的生態損害評估監測,監測面積從第一次的油田周邊1700平方公里到第二次的4600平方公里,正在進行中的第四次已經增加至6200平方公里,監測站點也已從第一次的22個增加到40個以上;加上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訂購的衛星監測,以及組織的中國海監一、二、三支隊,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四個中心站進行的陸岸巡視工作,尚未發現油污漂至沿岸省市近岸海域。
14時許,“中國海監15”船開始返程,在離B平臺約3海里、C平臺約2海里的地方,一條吞吐著紅色泡沫的巨大赤潮帶出現在記者眼前。崔文林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對赤潮帶進行了水體取樣。記者問這條赤潮帶是否因為此次溢油事故引發,崔文林回答說:“這還需要進一步的監測和論證。”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