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17日消息 蒙博峰今年57歲,全家曾是零就業家庭。1993年失業在家,第二年妻子病故后,他和兒子的日常開銷都要靠年邁母親的一點退休金維持。2007年以后蒙博峰一家搬遷到了大同社區,社區對零就業家庭的幫扶政策讓他成了受益者。通過競聘上崗的蒙博峰如今在社區居委會上起了班,說起現在的生活他總是不住地感謝政府的就業政策!“我和兒子的生活問題基本上解決了,每天協助居委會開展群眾工作,我也覺得很有意義。”蒙博峰說,現在他每個月除了五項保險還可以領到700多塊錢的工資,對于政府提供的這份工作他十分滿意。
記者從海南省就業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海南省累計認定零就業家庭317人,完成就業零就業家庭317人,半年之中實現動態消零。而零就業家庭就業幫扶政策也只是海南省上半年就業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1至6月份,海南省就業局勢基本保持穩定,失業人員再就業、貧困家庭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等各項工作均取得積極進展。截至6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崗位40200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5900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4738人,全省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79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穩定控制在4%以內。
就業部門多渠道開發公益性崗位
今年開春以來,省市就業部門緊緊抓住時機,先后開展了“民營企業招聘周”、“春風行動專場招聘”、“農民工專場招聘會”、“心系學子系列招聘會”等眾多針對性強的大型招聘會。僅省人力資源市場上半年就舉辦了70場招聘會,提供19萬個就業崗位,進場求職者達16萬多人次。網上求職方面,海南省網上人才市場注冊企業用戶已達10380家次,發布在線招聘崗位信息36250條,網站人才庫簡歷已經達到了70萬份。
除了針對各類就業人群舉行專場招聘會,我省各級就業部門多渠道開發公益性崗位,為零就業家庭提供就業服務。為拓寬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渠道,省就業局專門開展了就業援助月活動,開發保潔員、保安員等社會公共服務類公益性崗位440多個,援助2045名“4050人員”靈活就業,發放社會保險補貼412萬元。海口等多市縣全面著手建立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將公共就業服務向社區延伸,在社區配備勞動保障專管人員,及時跟蹤居民的就業情況,發布最新就業信息,讓勞動者可以在“家門口”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項就業服務。
“社區勞動保障專管人員會及時對失業居民進行登記,然后在就業平臺上統一發布,一有求職機會就向居民推薦。”海口市龍華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大學生創業培訓將惠及1600人
今年上半年,海南省大中專畢業生人數達到6萬多人,畢業生總人數居高不下,就業仍然面臨著不小的壓力。省市各級就業部門通過開展大學生創業培訓進校園、供需見面會進校園、引導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等多種形式,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開學后的求職高峰期,我省共舉辦院校“校企對接”大型招聘會12場,提供約4萬個崗位,4萬多名畢業生參加應聘。6月8日到29日期間舉辦的“心系學子”系列招聘會,共吸引省內外704家企業入場招聘,提供各類崗位12256個,包括應屆畢業生在內的3萬多求職者進場求職。據最新的數據統計,我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60%。
7月12日,海南省大學生創業培訓班在省商業學校正式開班,首期300名大學生將在這里受到自主創業培訓。由共青團海南省委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織這項創業培訓項目,今年6月至12月期間在我省廣泛實施大學生創業培訓項目。該項目范圍分創業聯盟、創業培訓、創業大賽以及創業孵化和創業市場推廣五部分。主要針對各大中專院校有創業意愿的在校學生和畢業兩年內的大學畢業生。培訓課時達120課時,包括創業知識講解、創業案例分析、角色模擬等不同的培訓手段,并針對學員所關心的不同領域,設計差異化課程,安排企業界人士與學員做互動交流、到企業參觀,整個培訓計劃將惠及1600名大學生。
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參加培訓的學員不僅在培訓中拓寬視野、積累經驗,還可優先報名參加省內創業大賽,優先申請進駐海南青年創業平臺孵化基地,申請創業貸款。
除了簽約就業,各級就業部門還想法設法,聯系企業召開見習崗位對接會,為暫時沒有找到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爭取就業“緩沖期”。截至6月底全省建立56家就業見習基地,征集到見習崗位5500多個,已有1534名畢業生參加見習。進入7月份,8家企業被授予海口市第四批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可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近500個見習崗位。畢業生見習期間,不僅可以積累工作經驗,還可以領取到政府和企業共同提供的800元見習補貼。
免費大巴車送農民工出島務工
為進一步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上半年全省共舉辦“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及農民工專場招聘74場次,1510多家企業參加招聘,提供崗位52000個,跟蹤調查顯示有12300位進城務工人員在招聘會上達成就業意向。
正月十二(2月14日),海口瓊山區龍塘鎮的80多位農民工高高興興提著行李坐上班車,在鞭炮聲中告別家鄉父老,開始了新一年的打工生活。和其他返城農民工不一樣的是,他們乘坐的是政府免費提供的愛心巴士,從海南到廣東東莞的全程路費都由政府埋單,這是海口今年第二批乘坐免費巴士出島務工的農民工。2月上旬是我省農民工進城出省務工的高峰期,我省就業部門及時搜集就業信息,通過各種渠道向農民工集中的鄉鎮發放。記者從海口市人力資源開發局了解到,為了方便回鄉過年的農民工返回崗位,就業部門不僅在春節過后將城市的用工信息傳送到鄉鎮進行公示,還在出發前對農民工進行了簡單的培訓。
“我們每年都會挑選農民工分布密度比較高的鄉鎮,進行集中免費送達。”記者從海口市人力資源開發局了解到,春節后的一個月時間內,僅海口市發往廣東東莞、汕頭等地的班車就送走接近500名農民工出島務工。
除了在農民工進城高峰期做好就業服務工作,就業部門還結合各市縣工業、產業的實際情況,集中組織農民進行了既實用又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比如3月份組織儋州768名農村勞動者參加橡膠割膠工培訓,5月份保亭縣1300多人參加熱帶種植和中式烹調師專業培訓。“在家門口學實用技能,不僅讓我們學到了技術,也增強了我們發家致富的本領。”對于這些通俗易懂、學了就能上手的培訓課程,農民們普遍表示歡迎。據統計,上半年僅省就業局培訓中心就對1979名農村勞動力進行了技能培訓,培訓內容有美容師、割膠師、家政服務工、熱帶作物栽培工、烹飪師、面點師、黎錦制作工等內容豐富的多個工種。
小額貸款支持部分人員創業
創業是就業之源,今年以來海南省就業貸款擔保中心按照國家有關文件精神,為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提供小額貸款,其中大中專畢業生小額貸款最高額為5萬元,婦女小額貸款最高額為8萬元。1至6月份我省省本級就業貸款屢創新高,實際發放小額貸款204筆,共計2038萬元,直接扶持和帶動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或自謀職業1400多人。其中,為70名大中專畢業生辦理了小額貸款,為143名婦女提供小額貸款,總計金額1073萬元,直接帶動了一批未就業人員實現就業。通過鼓勵“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政策,進一步壯大了海南省的創業隊伍。
由政府統一規劃建設的位于海口的騎樓小吃創業街、瓊山金鹿大世界創業廣場、瓊山春園創業城、秀英時代廣場創業園、美蘭博愛便民創業街、海口騎樓風情創業街、海口DC城青年創業城、龍華上邦百匯創業城等八個創業城(街、園)揭牌后,陸續集中了3251個創業經營戶,直接帶動了16000人就業。
?
相關鏈接
立足基層加強服務 海南文化民生工作全面提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