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9日電據共同社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相關人員制作的資料顯示,1967年修建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時,曾把面向太平洋的高約35米的臺地削去約25米,作為建筑用地。東日本大地震中,該核電站遭受了高約13米的海嘯侵襲。
東電在削去25米后還繼續下挖14米,在低于海平面4米的巖層上建了核反應堆。海嘯專家指出,雖然是事后諸葛亮,但是在這次的大規模海嘯面前,這種構造很脆弱。
東電1966年提交的《設置核反應堆許可申請書》和參與該核電站建設的相關人員發表的論文顯示,因為臺地是由混有粘土的小石塊和沙礫等堆積而成,不適放置重要設施,所以進行了削地作業。據稱,高度是考慮到以下因素后最終決定:(1)反應堆廠房的基礎工程費用、削地費用、用于冷卻反應堆的海水的抽水費用等;(2)是否足夠抵御臺風和海嘯。
此外,因為建筑用地前方的洋面上風浪較大難以抽水,而僅1號機組每秒就需要25噸海水冷卻,所以東電采用了興建防波堤圍成核電站專用港口來抽水的方法。
東電當時參考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起的海嘯的高度,認為可能出現的最大海嘯高度為約3.1米,并將港口防波堤設計為可抵御6.5米高的海浪。東電曾表示此舉考慮到了核電站防臺風和海嘯的能力。
據稱,東電認為,如果在削平的用地上同時設置港口,那么就可以使用船只搬入壓力容器和搬出乏燃料,此舉比陸上運輸更為經濟。此后修建的福島第二核電站也同樣采用了削地建廠和在低于海平面的巖層上建反應堆的方法。
?
?
相關鏈接:
日本政府被指長期無視福島核電站堆芯受損報告
日本福島核電站循環注水冷卻系統目前運轉順利
日本福島核電站污水凈化系統再因人為失誤停運
福島核電站儲水箱泄漏 大量放射性污水滲入地下
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廠房外罩開始搭建計劃9月完成
日本福島核電站污水凈化處理后放射活性大幅降低
日福島核電站機組防護門打開 大量放射物外泄
福島核電站凈水系統再出故障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