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半年信貸或“有扶有控”
上半年,在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按日考核的存貸比等審慎的監管措施之下,銀行的借貸能力受到限制。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4.17萬億元,同比少增4497億元。其中,二季度共新增貸款1.93萬億元,較一季度少增3300億元,貸款投放節奏基本平穩。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下半年準備金率可能繼續上調、差別準備金率動態調整的約束以及監管新規的準備實施將繼續對信貸供給施加約束。但是,下半年預計諸如保障性住房投資等會帶動貸款需求,同時信貸管控可能局部適度放緩。
某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訴記者,下半年為了助力產業結構調整,更好地實現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貨幣政策的實施會更穩妥,對實體經濟的不同方面實現“有扶有控”,即加大對“三農”、中小企業、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方面的信貸支持,而嚴格控制對“兩高”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同時,加強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房地產貸款的風險加強防控。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指出,要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特別是對“三農”、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
其實目前監管部門已經有所動作。為支持銀行貸款向小企業傾斜,緩解小企業“錢荒”問題,銀監會從6月份開始,要求在計算資本充足率時,銀行對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權重視同零售貸款處理;支持銀行發行專項用于小企業貸款的金融債,其中對應的單戶500萬元(含)以下的小企業貸款可不納入存貸比考核范圍。同時,根據商業銀行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成本和核銷等具體情況,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實行差異化考核,適當提高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容忍度。
表外業務引起重視
在銀行信貸額度減少的當下,企業融資不得不尋求更多表外業務的幫忙。以山東省為例,今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機構累計開辦信托貸款、委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保理等表外業務7839.7億元,同比增多2350.9億元。
委托貸款就這樣順勢而為、噴薄而出。央行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委托貸款增加7028億元,同比多增3829億元。這樣算來,今年上半年新增委托貸款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20%。
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實驗研究室主任劉煜輝指出,一般通過委托貸款獲取資金的企業,通過正規的信貸渠道拿不到錢,比如國家調控的房地產公司、制造業等,他們只能從其他渠道拿資金。同時,受監管環境的影響,部分平臺公司,也做委托貸款,比如在進行高速公路建設時。
央行人士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今年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不錯,尤其是銀行業系統的表內貸款,但是表外貸款卻在個別月份有相當大的反彈。
“當然不能說表外業務沒有意義,它的增加對于金融機構定價能力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意義重大,但是對于我們執行宏觀穩健的貨幣政策恐怕是一種阻礙。”這位宏觀調控部門的人士坦言。
確實,在利益的驅使之下,今年部分銀行出現了依托理財產品資金池,發放委托貸款來滿足客戶融資需求的違規現象。
這樣的情況已然引起上層的關注。在最近連續召開的四次經濟座談會上,中央高層強調,要強化表外業務監督。有媒體報道,近期銀監會不允許商業銀行為委托貸款提供擔保,不得承擔委托貸款的任何風險,不得面向大眾化客戶發行標準化的理財產品以募集資金發放所謂的委托貸款。(李丹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