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仍心存擔憂。“幾個月過去了,情況叫人樂觀不起來。”南方日報記者在京都一家庭旅館遇到美穗——— 一位年輕的日本女子。因擔心核輻射影響,她離開故鄉東京南下,踏上陌生的旅程。
我們見面當天,她已在這一家庭旅館待了兩周,一直等待工作的機會。“我感覺已經沒法在東京生活了,總是提心吊膽,情緒不樂觀。我希望在京都找到一份新的工作,開始新生活。”
去留
富人紛紛到海外購房
國際輿論大都集中討論日本經濟是否衰退等宏觀問題,對民眾的實際生活狀況等微觀場景關心不多。不過網絡上卻充斥著對日本民眾大批移民的猜想。
據媒體報道,震后百日巨大的受災規模已逐漸清晰,約達日本GDP的6%,拖累經濟發展已是不爭事實;此外,余震多發,人心惶惶,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的核泄漏危機,要完全解決遙遙無期……
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中文導報》執行董事歐陽樂耕篤定地告訴記者,“雖然遇到地震,但大多數人也不會選擇移民。即使在災區,由于日本有強大的財政儲備,災民的生活是不成問題的。”不過,歐陽樂耕也直言,不少富裕的日本人已在美國夏威夷和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買了房子。
桝本智佳子,這位土生土長的日本人對家園的變化卻有另一種理解。她說,相比起上世紀60年代左右的“黃金時代”,如今日本人的隱忍、社會的淡然讓人覺得沒勁。加上地震海嘯后,人們對環境的危機感增大,因此持有換換環境想法的日本人不在少數。“尤其在對下一代培養上,這點顯得更為突出。一些日本人自己可能不會考慮移民,但會很早就送孩子到國外念書,也希望他們將來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