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消息7月22日???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如果持續惡化的歐美債務危機得不到有效控制,世界很可能被拖入新一輪金融危機之中。意大利財政部部長朱利奧·特雷蒙蒂把歐洲債務危機比作“泰坦尼克號”事件:巨輪沉沒時“即使頭等艙的乘客也救不了自己”。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則將可能出現的美國債務違約說成是“金融災難”。
在布魯塞爾,歐盟成員國正為第二輪救助希臘和阻止危機擴散忙得焦頭爛額。目前,希臘公共債務總額約為3400億歐元,相當于GDP的150%,為歐元區之首。預計到2013年,這一比例將接近170%。所以,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發放的第一輪1100億歐元救助資金仍然不夠,還需要第二輪救助,資金規模為1150億歐元。
但眼下的難題是,人們對未來的擔心已像傳染病似的從希臘蔓延到了意大利。意大利的公共債務為1.9萬億歐元,是其GDP的120%,歐洲第一,世界第三,是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3國債務總和的3倍。而歐盟用來救助債務危機的“歐盟金融穩定基金”只有2500億歐元。在這種情況下,意大利一旦出事,歐盟拿什么錢去救?何況,市場普遍憂慮,西班牙、法國、比利時等歐元區“核心國家”也可能出事。
為了解決歐洲的問題,歐洲委員會主席范龍佩定于7月21日召集歐元區17國的首腦們開一次緊急會議。但會議還沒開始,德國總理默克爾卻先潑出了一瓢冷水。她于7月19日說:“開一次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美國總統奧巴馬“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當天給默克爾打了電話,認為歐洲“有效應對危機對世界經濟非常重要”。
在華盛頓,美國的政客們正在為是否提高國債上限而大打口水仗。根據美國財政部的報告,截至5月16日,美國聯邦政府欠債已達14.29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如果國會不在8月2日前提高上限,美國將面臨主權債務違約的風險。
美國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美元的發行者,如果連美國都出現了債務違約,對世界經濟的傷害可想而知。不久前走馬上任的IMF總裁拉加德警告說,如果白宮和國會不能達成協議,那將對全球經濟造成“真正的嚴重后果”。
美國公共債務設置上限是從1917年開始的,但提高上限也是經常的事。1960年以來,美國國會已經78次永久提高、臨時延長或修改債務上限。奧巴馬上任以來,國會已經3次提高債務上限,最近一次是在2010年12月12日,債務上限升至目前的14.29萬億美元。
歐洲和美國目前發生的債務危機表象五花八門,原因千差萬別,但至少有兩點卻是相同的。首先是入不敷出、無限舉債。在這一點上,歐美持有相同理念,過分相信擴張財政和金融衍生品對經濟發展的刺激作用,造成過度寅吃卯糧現象。其次是政治斗爭導致政府決策緩慢。在歐盟,各成員國為了各自的國內政治利益而不團結。比如,德國選民不愿意用自己的“辛苦錢”幫助希臘和葡萄牙等國,默克爾在決策時就不得不顧及國內民意;而在美國,共和黨和奧巴馬代表的民主黨為了明年的大選,都在利用債務上限問題向選民們兜售自己的政策主張。
美國經濟史學家查爾斯·金德爾伯格在其名著《世界經濟霸權1500-1990》中說,一個國家的經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生產性”。歷史上的經濟霸權大多經歷了從“生產性”到“非生產性”的轉變,這就使得霸權國家有了生命周期性質,從而無法逃脫由盛到衰的宿命。對于歐美來說,這句話仍有指導意義。它們應減少對金融和服務行業的過度依賴,扎扎實實增強本國其他行業的競爭力,生產出過硬產品,賺更多的錢,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債務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