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招聘暑假工的廣告 實習記者 吳開詩攝
海口網7月26日消息(實習記者 吳開詩)暑假期間,留校的大學生都想找份假期工,賺點生活費,又可積累工作經驗。但是一些非法職業介紹所打著公司的旗號招工,騙取學生的職業介紹費。22日,記者走訪了解到,海口多家職業中介辦公簡陋,有的還玩起了“躲貓貓”逃避勞動部門的檢查。勞動部門提醒學生們要通過正規的中介機構、勞務市場找工作。
大學生:交120元會員費 索不到收費票據
網友“ぃ殘風ぅ”為外地大學生,7月19日,“ぃ殘風ぅ”在海口網上以《非法中介泛濫,我們該相信誰?僅僅是部分人的道德缺失?http://bbs.hkwb.net/thread-19301-1-1.html》為題講述自己通過職業中介找工作被騙的經歷。
據“ぃ殘風ぅ”介紹,他是一名大二的學生,在外地念書,放假回來想在海口找一份假期工,在街上看到一則招暑假工的小廣告,按照上面的聯系方式,來到了位于開總大廈的一家招工中介。中介負責人告訴他要交錢辦理會員,才會幫忙找工作。于是“ぃ殘風ぅ”就交了120塊錢服務費,當他索要收費發票遭到了拒絕。后來該負責人給他寫了介紹信去一家公司面試。
“公司貌似也是‘三無’公司,我也沒有發現任何證件。” ぃ殘風ぅ說,面試公司以各種名目又收取了他25元后,讓他回去等通知,結果完全沒有音訊。
“ぃ殘風ぅ”打電話去中介所,中介表示當天下午再重新安排一份工作。但是“下午打電話過去又說要等明天,誰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這位同學表示氣憤又無奈。
記者調查:違法中介所玩神秘 只要交錢就有工作
“公司招暑假工”、“食品公司急招學生暑假工” ……記者在海口市街道上看到不少招聘暑假工的廣告,都是打著公司的名義招聘,而這些廣告上稱的日薪高達180元的公司卻沒有地址,只留下一個聯系電話。
記者撥打了一個暑假工招聘廣告的電話號碼,接電話的男子說他們公司在明珠廣場附近,可以直接到辦公室面試。經過一番輾轉,記者來到了南寶路明都大廈找到了該公司。公司只有三名男子,面積不足20平方米。了解記者想找工作的來意后,自稱經理的男子表示他們這兒是職業介紹所,要是想找工作先交120元介紹服務費,但錢不能退,一年內可以換工作。“你們可以跟公司簽訂合同或者是協議,但是和我們沒有關系。”徐經理表示,他們只負責介紹工作。
在這家介紹所的墻壁上,記者看到掛著地稅、工商、物價三個部門的許可證,但是沒有發現勞動部門頒發的任何證件。記者從徐經理提供的收費發票上看到該介紹所的名字和有關部門頒發的證件上的名字不一致,發票上寫的是海口市龍華意愿介紹所,但是該介紹所的許可證件上的名稱為美蘭永意職業介紹所。
隨后,記者走訪其他幾家職業介紹所后了解到,只要交錢就有暑假工,記者可以選擇發卡員、促銷員、包裝工、話務員等工種,但各個介紹所未和會員簽訂任何協議或者是合同,而《收費許可證》上并未標明收取的費用標準。
勞動部門:黑中介玩“躲貓貓”躲避檢查
海口市勞動保障局監察支隊相關人員告訴記者,暑假以來,他們接到了很多有關職業中介的投訴,一些職業介紹所違法經營,騙取學生的錢財。他們接到相關的投訴后,對海口市多家職業介紹所展開了檢查。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5日上午,他們根據舉報檢查大同路大同大廈某中介所時,發現該中介所關起門來,躲避他們的檢查。他們向物業咨詢了解到,該中介于日前還在營業,繼續招聘人員。但是檢查的時候,黑中介卻玩起了“躲貓貓”。
“我們也已經和工商部門協商,取消一家違法中介的營業執照。”該工作人員介紹,25日上午,他們檢查了南寶路名都大廈的一家職業中介,發現該中介沒有勞動部門頒發的許可證,屬于非法中介。他們已經下通知,要求該中介停止對外營業。
海口市勞動局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但凡從事職業介紹業務的機構必須具備勞動部門頒發的許可證,如果在沒有此證的情況下從事職業介紹的業務,這屬于違法行為。
物價部門:職業中介多收費可撥12358投訴
還沒有成功介紹工作,就要收取120元的成功介紹費,這個費用是否經過物價部門的批準呢?記者從海口市物價局了解到,職業介紹收費根據職稱的不同,收費也不一樣。海口市物價局收費管理科的工作人員介紹,職業介紹收取的費用,按照職稱高低來收取費用,高級職稱收費200元;中級職稱收費150元;初級職稱收費100元;中級工以下人員收費50元;這是由海南省物價局統一規定的。
聽了記者以學生的身份找工作后,該工作人員表示,記者走訪的這幾家中介都已辦理了收費許可證,但是介紹所的收費已經違反了省物價局收費的規定,是不合理的,可向12358投訴舉報。工作人員表示,繳費的時候要索取正規的收費票據,注明收費情況,避免出現經濟糾紛。
記者提醒:交費時要索取正規收費票據
海口市勞動監察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黑中介的目的就是為了騙取錢財。他們一般都是到處貼廣告,以高薪吸引找工者,然后讓他們多交錢。另外,就是招工的門檻低,只要找工者交錢就可以工作。
該負責人提醒廣大求職者對職業中介要增強防范意識,防止上當受騙,同時要盡量通過正規的中介機構、勞務市場找工作。同時在交費的時候,要索取該有公章的票據。如果求職者被職業中介欺騙,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
???相關鏈接
“黑中介”抽成與炫耀心理作祟 揭秘海口高價墓地·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