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7月29日利比亞反對派宣布其武裝指揮官死亡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7月28日在東部城市班加西宣布,反對派武裝指揮官阿卜杜勒-法塔赫·尤尼斯及兩名隨從已經死亡。新華社路透社
?“這是給英國的一記響亮耳光”卡扎菲發言人的這句話7月31日引起英國輿論的苦澀回味。身陷絕境的卡扎菲政權能夠如此“揚眉吐氣”,得益于反對派送上的“大禮”——反對派石油部長30日承認,兩天前遇刺身亡的反對派武裝司令尤尼斯死于“內訌”,他是被反對派武裝內部與伊斯蘭分子有關聯的民兵殺害的。這一驚人消息不僅將反卡扎菲陣線的“不和”完全暴露,也給高喊“自由利比亞”的西方國家一記悶棍。
?美聯社說,尤尼斯的死給美國、英國、法國和其他支持利反對派的國家重重一擊,動搖了西方驅逐卡扎菲的信心。在帶頭承認反對派的法國,媒體上也出現“罕見的”反思。《費加羅報》在社論中問道: “我們是否過快地承認了反對派的‘國家過渡委員會’?法國給反對派提供武器是否理智?我們是否真正想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 2011年7月17日卡扎菲稱絕不離開利比亞7月16日,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西大約50公里的扎維耶,一名卡扎菲支持者手持卡扎菲照片參加集會。?法新社新華社
反叛司令之子高喊 “我們希望卡扎菲回來”
英國《獨立報》7月31日以“卡扎菲政權稱反對派指揮官被殺給英國一記耳光”為題報道說,在英國7月27日承認反對派的過渡委員會為利比亞唯一合法政府僅一天后,反對派武裝司令尤尼斯和他的兩名助手暴尸班加西街頭,殺手據說來自反政府武裝內部的一個伊斯蘭民兵組織。反對派石油部長塔爾胡尼說,將尤尼斯從前線召回的武裝人員槍殺了尤尼斯,并放火焚尸。卡扎菲的發言人易卜拉欣說: “這是給英國的一記響亮耳光,他們承認的委員會竟然不能保護自己武裝部隊的指揮官。”
“時機再糟糕不過,就在英國承認‘國家過渡委員會’24 小時后,利比亞反對派武裝總指揮尤尼斯被內部疑似伊斯蘭民兵的‘不同政見者’槍殺。對卡扎菲來說,難有比這更好的宣傳。” 英國《每日電訊報》的評論中透著些許無奈。《衛報》則稱,這不僅讓人擔心反對派內部可能動蕩不安,也讓人質疑英國政府正式承認反對派政府的決定是否明智。英國工黨前國防大臣安斯沃思說,這一謀殺案以及兇手的身份表明英國的利比亞政策沒有深思熟慮,“一個最危險的因素是我們對合作的人缺乏了解,而且至今依然缺乏了解。”英國前駐美國大使邁耶公開表示,尤尼斯被殺“凸顯了北約卷入利比亞內戰的愚蠢”。《獨立報》不無諷刺地說,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再次展現出誤判局勢的驚人能力,他在承認反對派時盛贊“國家過渡委員會”領導人“越來越有合法性,越來越有能力,越來越成功”。這番信息也許和他幾個月前宣稱卡扎菲逃往委內瑞拉來自同一源頭。
?在外界看來,刺殺事件將反對派內部長期的矛盾完全曝光。英國廣播公司說,反對派內部分歧嚴重,幾個月前,尤尼斯就曾與海富特納圍繞軍事指揮權展開爭奪。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稱,尤尼斯是卡扎菲的前內政部長,曾拘禁和拷打無數利比亞不同政見者, “投誠”后一直因與的黎波里關系密切而在反對派中備受爭議。據沙特《生活報》報道,尤尼斯的兒子阿什拉夫上周五在尤尼斯的葬禮上嚎啕大哭,高喊:“我們希望卡扎菲回來,我們希望綠色國旗回來!”
資料圖片:阿卜杜勒·法塔赫·尤尼斯 美聯社新華社
?反對派內部7月31日還傳出爆發武力沖突的消息。美聯社報道稱,反對派新聞發言人沙馬姆當天說,經過5小時戰斗,反對派主力武裝已經占領競爭派系的陣地。他說,31日凌晨3時沖突爆發,導致4人死亡,6人受傷。美聯社評論稱,這次沖突與尤尼斯之死表明,在起義近6個月后,反對派陣營爆發尖銳分歧。不過法新社說,沖突是在反政府軍與親卡扎菲團伙之間進行的。
?對于反對派內部正在發生的事,美聯社評論說,這讓包括美國在內的承認過渡委員會合法的 30多個國家大為憂慮。報道援引倫敦經濟學院中東問題中心主任蓋爾格斯的話說,這次事件是對“反對派信譽的重大打擊”。蓋爾格斯說:“巴黎、倫敦或華盛頓對事件的轉折可能極為焦慮,他們本指望反對派能打掃好房間。”法國《費加羅報》評論說, “自由利比亞”的首都上演了一出可怕的仇殺劇,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根本無法回答有關尤尼斯之死的種種問題。軍事行動已經裹足不前,現在又出現了反對派內部的分裂,這對西方大國而言是一個壞消息。
?2009年6月10日,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右)與到訪的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在羅馬出席記者會。
?意總理自稱是卡扎菲暗殺目標
?盡管反對派內訌不斷,北約依然進一步加強空襲,7月30日轟炸了利比亞國家電視臺部分設施。利比亞官員表示,國家電視臺3名工作人員被炸死,另有 15人受傷。利國家電視臺英語頻道主管貝茲利亞說,轟炸是 “國家恐怖主義行徑”。北約宣稱對轟炸負責,稱精確空襲摧毀了利比亞國家電視臺3個衛星信號發射器,旨在“讓卡扎菲的恐怖播音噤聲”。
?但北約軍事干預的效果卻不斷被媒體打上問號。美國《主考者》網站30日說,盡管北約狂轟濫炸4個多月,但反對派并未取得明顯軍事優勢,卡扎菲目前控制的地盤比5個月前還多 20%。專家懷疑北約是否有繼續大規模轟炸的政治意愿,因為這在成員國國內已經不得人心。它們更不可能出動地面部隊發動城市戰,而這是最終把卡扎菲趕出的黎波里所不可或缺的。
資料圖:2009年6月10日,貝盧斯科尼到機場迎接來訪的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貝盧斯科尼先是與卡扎菲來了個熱情擁抱,隨后當他看到一位卡扎菲的女護衛后便情不自禁地停了下來,滿臉笑容地向女護衛投去“欣賞”的目光,但是女護衛顯然不為所動,依然保持著嚴肅的表情。
?卡扎菲30日向塔胡那市民眾發表錄音講話對尤尼斯被害一事作了表態,并表示“要把恥辱洗去”。他說:“看看現在班加西發生的事情,(班加西)國家過渡委員會對罪惡的伊斯蘭分子那么信任,而他們卻背叛了國家過渡委員會。”利比亞副外長卡伊姆在31日凌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承認,卡扎菲政府在與反對派的 “國家過渡委員會”幾名成員接觸,但他否認利政府與被殺害的尤尼斯有牽連。
?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 30 日報道稱,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表示,他通過可靠渠道了解到,卡扎菲欲對其進行暗殺。貝盧斯科尼稱,“這不是指政治上的,而是肉體上的死亡”。貝盧斯科尼還表示,他開始是反對對利比亞實施軍事干預的,而在美國、意大利議會和總統的逼迫下才參與這一軍事行動。報道稱,利比亞內戰爆發前,貝盧斯科尼被認為是卡扎菲在歐洲的主要盟友,因此卡扎菲認為貝盧斯科尼的轉變對他是一種背叛。
?? “給反對派大唱贊歌的外國媒體更應受譴責”??內訌會讓反卡扎菲陣線瓦解嗎?埃及《第七日報》評論說,利比亞反對派總是向北約保證,反對派內部沒有極端組織成員,可是尤尼斯卻是被反對派內部成員所殺,這使北約對利比亞反對派的信任產生危機,雙方矛盾可能會加劇,從而影響下一階段北約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香港《亞洲時報》稱,尤尼斯之死可能導致反對派武裝發生分裂,反對派分崩離析或者決定性失敗正日益成為可能,這將使地中海出現一個新的索馬里。也有分析觀點相反。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報》援引俄戰略研究所專家弗拉基米爾·克里亞金的話說,尤尼斯之死對利比亞未來局勢發展不會產生大的影響,目前的僵局將會持續下去。當然這會在反對派中引起混亂,但很快就會有人替代他。因為法國軍事專家一直在幫助指揮這支部隊,法國會很快幫助找到新的替代者。
?“在卡扎菲之后將出現什么政權?新政府能否控制國家?它是否能夠得到普遍支持?”從英國《獨立報》31日提出的問題中就可以看出,西方輿論對利比亞“革命”的前景越來越悲觀。報道還稱,外國政府和媒體一直淡化利比亞內戰的性質。大約30個國家爭相承認班加西的反對派合法可能是為了獲取貿易讓步和瓜分油田。這正是布萊爾、薩科齊和其他許多人在這次起義前向卡扎菲卑躬屈膝的原因。設置禁飛區迅速演變為推翻卡扎菲的冒險決定,但卡扎菲并未如西方期望的那樣迅速倒臺,大把資金打了水漂。報道說,在某種程度上,給反對派大唱贊歌的外國媒體比外國政府更應受到譴責。它們對反對派的聲明極為尊重,CNN和其他媒體不加鑒別地報道卡扎菲軍隊以輪奸婦女為戰爭武器。聯合國相關部門調查后表示沒有證據證明這種指控,但這些媒體仍不收回這種報遁。
?《每日電訊報》31日說,除非立即出現戲劇性變化,西方針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將走向失敗:利比亞人很快將迎來齋月,不論北約還是反對派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突破。最可能的結果是,卡扎菲繼續控制的黎波里,北約的信譽支離破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