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7日消息(記者楊杰 實習生方昌薇)“制度施行才短短兩天,但每天5家服務中心的咨詢電話都打爆了。很多市民常常要等5分鐘以上才能‘幸運’打進。”海口市就業局管理科科長潘心慶表示。記者了解到,我市4日正式施行就業失業登記制度后,社會反響極大,多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積極咨詢、辦理相關登記。
“由于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辦結方法,所以打電話來咨詢相關事宜的人數最多,電話很難打入。”潘心慶告訴記者。為了驗證這一說法,記者特意撥打了龍華區和瓊山區服務中心的咨詢電話,結果分別經過7分鐘和5分鐘的反復占線后才“有幸”撥通。“每天至少要接到300多個咨詢電話,電話都聽到手軟嗓啞。”瓊山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與電話咨詢的火爆相比,來現場辦理具體業務的用人單位或勞動者還不是很多,主要是大家不知道具體經辦流程和需要攜帶的手續。”潘心慶特別提醒相關人員或單位,“要注意辦理不同業務,必須帶對相應證件到現場辦理,以免白跑一趟。”
?
就業失業所需材料各不相同
就業登記須提供材料
1.單位的基本情況,包括組織代碼、法人證明等;
2.職工錄用花名冊或事業單位新進人員花名冊和相應的電子文檔;
3.《就業失業登記證》(首次登記的除外);
4.勞動合同書或聘用合同書。
5.身份證復印件。
6.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7.勞動者從事個體(私營)經營的,持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和本人有效身份證;靈活就業的,持本人有效身份證和街道(鄉鎮)出具的靈活就業證明,在實現就業后30日內,在本人戶籍所在地的社區(鎮)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辦理就業登記手續;如戶籍與本人常駐地不一致的,可到本人常駐地(經營地)的社區(鎮)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辦理就業登記手續。
失業登記須提供材料
而失業人員進行失業登記時,應如實填寫《失業人員登記表》,并提供居民身份證、《就業失業登記證》及以下材料:
1.沒有就業經歷的各類勞動者,經本人戶籍所在地或常駐地(經營地)的社區(鎮)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核實后直接為其辦理失業登記手續;其中,學校畢業、肄業的還需提供畢業證書或校畢(肄)業證明。
2.與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書)的,憑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解聘合同書);
3.個體(私營)經營業主憑工商行政部門或民政部門出具的停業證明;
4.靈活就業人員憑街道(鄉鎮)出具的終止靈活就業證明;
5.零就業家庭成員,憑《零就業家庭證》;
6.復員退役軍人憑安置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
7.刑滿釋放、假釋、監外執行或解除勞動教養的人員憑司法(公安)部門或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鎮政府)證明;
8.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
?
證書編號一人一號
記者還從市就業局管理科了解到,《就業失業登記證》實行全省統一樣式、統一編號管理。證書編號實行一人一號,補發或換發證書的,證書編碼保持不變。
編碼方式按以下辦法確定:編號共16位。其中,第1-6位為證件發放機構所在地的行政區劃代碼;第7、8位均為0;第9、10位為發放年份代碼;第11-16位為發證機構所在地區該年份發放證書的順序編碼。其中,市本級編碼:460199;秀英區:460105;龍華區:460106;瓊山區:460107;美蘭區:460108。
?
證書發換補全免費
市就業局管理科特別提醒廣大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就業失業登記證》的發放、換發和補發均免費,任何辦理服務機構不得向勞動者收費。
同時,《就業失業登記證》實行實名制、一人一證,僅限本人使用。不得出借、轉讓,不得偽造、涂改。登記失業人員出借、轉讓《就業失業登記證》的,注銷其失業登記;用人單位違法使用、借用《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取消其享受相關就業扶持政策資格。
而對于證書的保管問題,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招用就業的,《就業失業登記證》由用人單位代為保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的,《就業失業登記證》由本人保管。勞動者從事個體(私營)經營、靈活就業或失業的,《就業失業登記證》由本人保管。
此外,發生以下6種類情況時,其持有的《就業失業登記證》自動失效,并由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注銷: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
2.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3.移居境外的;
4.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5.死亡的;
6.依據法律法規應當失效的其他情形。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