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8日消息 “交住房公積金以前只有‘吃皇糧’的才有資格,沒想到現在我們也能享受了。”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城東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王鐘貴激動地說,兒子要結婚了,買房正用得上自己的公積金。作為公積金向城鄉全覆蓋推進的一個步驟,海南今年開始試點農村“兩委”(村黨支部、村委會)干部繳交公積金,王忠貴是“嘗鮮”的近百名村干部之一。
今年3月,海南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組織臨高縣調樓鎮7個村委會的50名村干部繳公積金,首開全省先河。6月,金江鎮5個村委會的45名村干部開始繳交公積金,還有18個村委會干部的申請在審批中。兩鎮村干部積極性普遍很高,試點村村干部全數加入。
調樓鎮黃龍村委會黨支部書記楊定家說,村干部接觸村民多,事務繁雜,待遇卻不高,他這個村支書每月補貼是650元。全省現有村委會2715個、“兩委”干部17786人,絕大部分人的補貼在300元—650元之間。
“政府若按補貼的12%來配繳公積金,就相當于我們每月可多得補貼78元。”楊定家說,這已不算少,而更大的好處在于可借利率優惠的公積金貸款為兒女在城里買房,在獲得縣國土、規劃等部門的批文后,還可貸款在農村建房。
楊定家說,調樓鎮50名已繳公積金的村干部中,有14人表示想通過公積金貸款來解決住房困難。
“公積金最初的設計是要解決百姓住房問題,這應該包含城鄉全體居民。”海南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宋友春說,覆蓋農村“兩委”干部只是海南公積金邁向城鄉全覆蓋的一個步驟,近年來他們一直致力于探索將公積金逐步覆蓋農村各群體:第一步是農民工,目前全省已有3萬多農民工享受了公積金福利;第二步是農村“兩委”干部;第三步將是失地農民。若前三步改革獲成功,后續步驟將考慮富裕地區農民,直至全省農民。
宋友春坦承,要實現上述目標,還必須破解政府財政補貼從何處來、找到有效貸款擔保以控制風險等諸多難題。
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認為,海南住房公積金的改革很有創新性,其意義在于大膽探索了城鄉居民基本公共服務在一個專項上的真正一體化。
?
公積金覆蓋農村“兩委”干部三問
是否符合公積金管理制度?能否得到財政支持?如何克服貸款風險?
海南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將公積金覆蓋到農村“兩委”干部的試點,已開展近5個月。據記者調查,目前各方對于這一改革舉措仍有不同說法,贊成者很多,質疑者也不少。
制度障礙?
“政府給予村干部補助,這種關系并非《勞動法》要調整的社會關系,他們又不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政府沒有義務為他們繳納公積金。”洋浦經濟開發區工委組織部長張德昌的說法,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讓農村兩委干部享受公積金,找不到相關法律依據。
對此,海南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解釋說,2002年修改后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第二條稱:“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條例》并未明確規定農村‘兩委’干部交不交公積金。我認為法無禁止即可為。”該負責人表示,其實關于這一問題的法律法規解釋條文,在隨著形勢不斷變化中。
記者查閱到,2005年國家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出臺的《關于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對繳存公積金的人群范圍有了一定變化,除原條例提及的人群外,又追加了進城務工人員、城鎮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人員。2006年,上述三部委、機構發出的《關于住房公積金管理幾個具體問題的通知》中,稱“(繳存公積金的人群)包括與單位簽定勞動合同或符合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的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在崗職工”。
“村干部自然與政府形成了一定的勞動關系。”該負責人說。
有不少人質疑說,村干部也是農民,在收入來源、收入的季節性、解決住房問題的方式上,與城鎮職工有很多不同。現行的公積金實施方法,能否適應農村的需要。
對此,海南公積金中心主任宋友春表示,將充分考慮農村‘兩委’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制定并實施與其實際情況相適應的公積金政策措施。“首先會適當降低繳存比例和調整繳存基數;其次將適度放寬提取、貸款條件;再次還將實行靈活的公積金賬戶管理方式。”他說,這將為將來公積金在農村全覆蓋提供經驗。
財政障礙?
目前城鎮職工繳交的公積金,一半從本人工資扣除,另一半則由單位配繳。據此有不少人發問:“村干部繳存公積金,政府是否愿意配繳另一半?財政是否負擔得起?”
由于給村干部配繳公積金暫未列入縣財政預算,因此臨高和澄邁兩縣的試點村各有各的解決之路:調樓鎮的幾個漁業村委會因為相對富裕,配繳部分暫由村集體基金解決;澄邁的5個村,則暫時由村干部自己全額繳交。
澄邁金江鎮鎮長王遠錫認為,這并非長久之計,因為村干部收入不算高,而鎮財政與村級經濟普遍困難,難以落實單位配繳部分,“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列入縣級財政預算。”
對于財政能否負擔的說法,兩縣的財政負責人均說問題不大。
但海南公積金中心在調研時也發現,部分縣的財政部門認為財政收入困難,為村干部配繳公積金難以列入預算。
金江鎮城東社區居委會書記王鐘貴的一個說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提出,即使政府不提供配繳部分,村干部、甚至一些富裕村民也愿意全額繳交公積金,因為他們更看重的是公積金帶來的優惠利率房貸。
對此,有人提出,村干部補助低,繳存的公積金少,相應的貸款額度不會高,他們即使有公積金貸款也難買得起城里的房子,因此公積金貸款能否延伸到農村自建房領域是個關鍵問題。而農村自建房目前沒有土地使用證,尚未具備規劃與報建條件,辦不了房產證,也就不能辦理抵押貸款。
海南公積金中心有關負責人解釋說,目前海南省在給農村宅基地確權發證,2014年底將完成全省行政村規劃編制,以后辦房產證應不成問題。現在開始繳存公積金,未來就用得著。
風險障礙?
“村干部、村民用公積金貸款,關鍵在于如何讓他們按時還錢。”金江鎮大拉村村支書吳乾發說。
臨高縣民政局副局長符斌認為,這種沒有可靠抵押作為后盾的單純信用想法并不可行,“這個改革成敗的關鍵就在于能否為貸款找到合適的風險控制方式。”
宋友春表示,該中心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在控制風險的方式上進行多種創新。目前,該中心正在評估擔保公司的實力和誠信,準備聘請一家擔保公司為村干部房貸擔保。但有人提出,擔保公司也不會人人都擔保,他們同樣會評估村干部的狀況,會有部分人被拒絕擔保。
為此,該中心經過調研,又提出了公務員聯保、林權證抵押、住房抵押、未來的宅基地使用證抵押等多種方式。而這些抵押方式正日益成為可操作的現實:全省目前已基本完成了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絕大部分農民領到了林權證,這可以用來抵押貸款;未來的宅基地使用證也可以抵押。
來源:海南日報????作者:單憬崗 通訊員江永華 宋祥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