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危機導致全球股市驚魂,讓有經驗的投資者也感受到了市場的殘酷之美。不過,在估值底部區域的大跌,往往是機會來臨的前兆。我們認為,美債危機不足以引起股市崩盤,反而是新一輪入市機會來臨的前兆。暴跌后的暴漲勢必會到來,昨天市場絕地開始大反擊,其實就是一次很好的預演。
考察近日市場變化后,我們有足夠的理由依然保持對中期行情的樂觀,至少不像大多數人那么悲觀。具體而言,分以下幾個方面:
一、看國際博弈的方向性。世界不再相信美國。在美債危機的沖擊之下,全球股市經歷了2008年年末以來最慘痛的下跌。外圍暴跌,短期而言對國內股市更多是負面影響。當我們重新審視,會略帶驚喜地發現,中長期而言這或許并非壞事。因為國際資金也會重新審視,他們看好新興市場,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會。這一事件,是否正好會成為外資大量涌入中國市場的導火索呢?可能性是存在的。
二、看股指期貨。股指期貨往往是A股走勢的先行指標,盡管上證指數已創出階段性新低,但股指期貨并未觸及新低。相反,根據持倉數據分析,空頭力量在逐步削弱,著名空頭正在逐步增加多頭持倉。
三、看影響市場的關鍵信息。中國版401K計劃。據媒體報道,中國政府正積極研究"中國版401K"課題,推動養老金和企業年金入市。
四、看盤面透露出的重要信號及大盤股走勢。8月5日,上證指數受恐慌盤影響,留下一個大幅向下跳空缺口,不少個股大幅低開,羊群效應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在此可見一斑。但開盤不久,這種非理性行為逐步得到糾正,個股跌幅普遍收窄,甚至最后成功收紅。
當天滬深兩市較前一交易日均有所放量,這表明即使最恐慌的時候,A股的多頭承接力量仍然不可小覷。這是關鍵時刻我們要關注的盤面信號。此外,一些對指數有重大影響的大盤股,也有利于我們看清后市。8月9日,市場絕地大反擊,以萬科為首的地產股的反攻動作,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激發效果。
五、看估值。A股市盈率處于歷史底部區域。目前,A股的整體市盈率為16倍左右。對比歷史數據,2005年6月滬指998點前后,A股的最低市盈率為18.37倍;2008年滬指1664點前后,最低市盈率為13.32倍。此外,歷史上多次大牛市啟動前夕的市盈率,也都在16倍左右。
六、看心理層面。羊群效應下的過度反應。美國突然被標普下調主權債務評級,投資者擔心歐債和美債危機阻擋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從而造成經濟的二次探底,全球股市和期貨市場普遍重挫。但是,反觀A股幾天大跌時的盤面表現,午后均顯示出震蕩企穩跡象,業績與行業景氣的品種明顯有資金的護盤,如地產、醫藥股、食品釀酒類股票。而8月8日韓國股市曾一度因為暴跌暫時停牌,但復牌后大幅反彈8%,最終收盤也不過下跌3%左右。
從心理層面分析,證券市場的羊群效應在此表現得十分明顯,可以預期隨后也將出現修復。可以想象,未來如果一旦稍有利好消息,比如歐美各國的救市政策,外圍股市的超跌反彈,A股的多方力量也很可能會借機發起攻擊。
七、看政策。在標普掀起降級風暴后,包括G7和G20在內的國際組織紛紛舉行緊急會晤,力爭找到力挽狂瀾的對策。亞太各國包括中國在內是否會有跟進,還需觀察。不過,可以預期的是,在政策的刺激下,歐美各國股市短期或將出現超跌反彈的走勢。
另外,由于大宗商品的急速下跌,使得國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大減,未來通脹的整體壓力也由此得到極大緩解。退一步來說,目前利空政策出臺的概率將極大減小,利多政策出臺的概率則將極大增大。
八、看整體波動帶來的信號。當下的行情經過前期一波三折的走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達到了三震的效果,第一次大的震蕩為2009年8月,指數從3478點下探到2639點。第二次大的震蕩為2010年4月15日股指期貨推出后的大震蕩行情,指數從3181點下挫至2319點。第三次大的震蕩從2010年11月開始,指數從一路下挫震蕩走低,指數從3186點下挫至現在的2500點。
市場恐慌情緒一浪高過一浪,然而當下是否為繳械之時?在這里摘美國投資家鄧普頓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機會總在絕望中誕生,在質疑中成長,在希望中成熟,在瘋狂中死亡。當下可以說正處于極度恐慌階段,市場心理面已轉向了大面積悲觀之際,機會是否再次絕處逢生,不妨拭目以待。(中財網)
?
???相關新聞
A股“外傷”雖暫難痊愈 “內力”或化解疼痛
國海證券今日借殼上市 A股第16家上市券商誕生
內憂外患 A股悶頭暴跌難見底
當前A股市場不宜過分看空
“內憂外患”A股創新低 能否反彈需待數據公布
A股面臨“內憂外患” 今日打響2600點保衛戰
美股深陷泥淖 A股能否夾縫求生
美股引發黑色星期五 7月CPI決定A股走向
A股年薪超百萬高管數量過千 馬明哲年薪987萬
A股特立獨行或預示短線轉強 跟著活躍主線走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