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11日消息(記者蔡康 鄧宇 陳元才)“艷照門”、“奧巴馬女郎”、“獸獸門”、“鳳姐”、“犀利哥”……這些事件成為當時網絡上熱門的話題,真的是網民自發“圍觀”熱捧導致的嗎?
記者調查了解到,大多數類似熱點事件的背后,都暗藏著一群名為“網絡水軍”的神秘組織,他們采用各種手段炮制熱點事件、捧紅各色人等。
那么,這個網絡事件背后的群體到底由什么樣的人構成?他們是如何歪曲網絡民意?他們到底抱著什么樣的心態?又該如何去加強監管?
注冊幾十個賬號,發一條帖幾毛錢
據了解,“網絡水軍”最早只隨意在各大論壇跟跟貼,代表著真實的民意,后來,隨著網絡“民意”越來越影響輿論,這一群體初步成為了公關公司雇用在網絡上采用各種手段“熱捧”的工具。
為了解“水軍”,記者在一家“水軍”網站上申請了一個招募水軍的QQ群,并設法和網名為“媒介人”的網友閑聊了起來。他告訴記者,“水軍”錢不好賺,以最簡單的回帖來算,每條回帖從2角到5角不等,月收入超過千元的并不多。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很多人都利用空閑的時間兼職。
“我也是兼職者,主要是賺點生活費,一個月還不到三百元。”自稱在三亞某高校上學的“兔子”稱,她是“水軍”中的“新兵”,由于前不久才加入,分配到的任務量很少,一天發幾條帖子,不像領導那樣賺得多。
“兔子”所說的領導,也就是“水軍”QQ群的群主,負責發任務,而群主的上面則為專門的網絡公司。在“兔子”的指引下,記者以“菜鳥”身份向群主求助,希望其能帶“新兵”入門。
“這活不需要你學歷多高,只要你積極點,我們讓你怎么發,你就怎么發。”經過簡單交流后,群主告訴記者,先在新浪、雅虎、天涯、貓撲、網易、搜狐等熱門網站上注冊成功至少50個賬號,這樣子是為了方便到處發帖,不至于被人懷疑。發一個帖,能得到幾毛錢,只要達到一定的數額,就可以通過淘寶提現,發的帖越多,得到的錢也越多。記者發現,群內不少網民不斷要求分配任務,而其他人就在交流心得。
“我在大學時花在做‘水軍’這活上的時間更多,每天除了上課睡覺,其余時間都在不停地跟帖。”“媒介人”說,“水軍”首先要在各大網站至少注冊幾十個賬號,這樣才能保證有收入。如果想有更好的收入還要注冊更多的賬號,這樣才能保證千元以上的收入。如果手里有幾百個注冊ID,那么就可以做職業“水軍”。“但是現在我慢慢厭倦了做‘水軍’的日子,因為感覺這錢賺得不實在,總感覺是在昧著良心在賺,非常的糾結。”
據了解,很多“網絡水軍”在發帖時根本都不是發自自己內心的想法或認可,很容易錯誤地引導一般的網民,讓這些網民接受這樣或那樣的觀點或者思想。“但在一些‘水軍’看來,自己只是發布錯誤信息的機器,主人下達命令,自己絲毫不辨真假,也不知道是否合法,有錢就是大爺。”
網絡公司成為幕后推手
“負責在一些網絡事件中發帖回帖的群體只是‘水軍’,他們負責炒熱事件,但他們自身的作用并不大,他們還得受制于更高一層的群體,也就是網絡推手。”據曾在海口某家網絡公司從事網絡策劃的王先生稱,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水軍”的作用也開始被加強,逐漸被披上了新的網絡色彩,以前的作用就是日常的信息傳播,現在像攻擊競爭對手、歪曲事實、混淆視聽等等,成了“網絡水軍”日常的工作之一。因此,在一些網絡事件中,“水軍”充當的是不光彩的角色,其幕后的公關公司才是這些事件的主導,對這些事件起到了網絡推手的作用。
王先生透露,網絡推手獲得利潤的手段,就是讓一個人、一個產品、一個事件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而要做到這一點,離不開炒作,網絡推手炒作一個事件,炒作一個人,收費不菲。
記者找到了位于國貿大道的一家網絡公關公司,咨詢是否能夠通過網絡讓自己成為一網絡名人。公司的前臺工作人員馬上拿出公司的簡介告訴記者,公司業務范圍包括網絡炒作,一個人要想火就必須吸引網民的眼球。“我們公司在成立前,就已經分析過,一件事、一個人要怎么樣才能在網絡走紅?無非就是色情、暴力、低俗的東西。”這位前臺工作人員表示,沒有爭議,就沒有關注度,要想成名,必須走負面新聞。當負面新聞炒到一定程度,他們就開始實施反方向策劃,把先前的負面新聞給調正。這時就要通過另外一個人來描述出宣傳對象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負面新聞?他當時所處的背景又是如何的?通過一部分真背景,一部分假背景,來引起網民的同情和關注,當然這一群網民中有著大量的“網絡水軍”,這樣一來,負面形象慢慢就沒有了,網絡名人自然也就出現了。
“要實現成功引導互聯網上的輿論導向,就要依靠我們的‘水軍’。”這名工作人員介紹,有新聞性的一些東西可以幫你無限擴大,“可以在一夜之間,讓吸引網民眼球的信息在網絡上隨處可見”。
隨后,記者又致電另外一家網絡公司,該公司自稱是一家集網絡營銷技術、網絡活動炒作、事件炒作、網絡推廣、產品運營、品牌締造、項目招商、加盟連鎖推廣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網絡技術策劃服務公司。該公司要捧熱一家樓盤收費大概在30萬元。對方告訴記者,在炒作自己的同時,還要打壓、貶損他人,如同行、對手等,這樣炒作效果更好。
“炒作一個話題,網絡推手會事先做計劃。”王先生說,如打算捧一個演員,首先會說這個演員有啥特長,然后在各大門戶網站或論壇進行集中發帖,并組織“網絡水軍”大量回帖,在短時間內獲得點擊率,以吸引網民的關注。其次是網絡推手聯系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紙等傳統媒體,對其進行報道。慢慢的,這個演員就出名了。
海南某大學的大四學生張亮(化名)曾做過海南某網絡策劃公司的“水軍”。他告訴記者,2009年11月1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來上海與青年互動交流。他的雇主——海南一家網絡炒作公司事先讓參與交流活動的上海交大學生王某某占據奧巴馬身后較佳的拍攝位置,隨后通過博客方式炒熱了此事,當天該博客就突破600萬的訪問量。
“我當時也根據要求,不停地跟帖炒作。”張亮說,“奧巴馬女郎”的出爐,就是支付了一定的費用給炒作公司。
不限地域活動隱蔽難于管理
海口市公安局網絡警察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網絡公司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數量多,正規公司與不正規公司并存,這些公司常常通過一些所謂的“推廣商業”、“網絡公關”、“項目招商”等名義設立,接受客戶的訂單后,在網絡上進行發布廣告帖或者炒作帖來進行網上宣傳,從中賺取傭金。在一些網絡案件中,很多網絡論壇上的帖子都是人為炒作,很明顯是背后有“網絡水軍”在發帖。“所謂‘熱門帖’、‘精華帖’等,很少是網民自發點擊、回帖形成的,背后幾乎都有網絡推手在積極推動。”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海南同樣也存在“網絡水軍”,他們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因為成本低、門檻低、利潤大。例如,“奧巴馬女郎”雖然給相關公司支付了約40萬元炒作費,但實際操作成本非常的低,也就只有幾十分之幾。同時,“網絡水軍”還不受地域限制,活動相對隱蔽,他們可以利用打網游、聊天的時候,抽空發帖跟帖。而他們背后的網絡公司很多都是沒有正規的注冊手續,隨便找一個地方,就成立一個公司,他們大都通過網絡聯系,炒作的對象也不局限于本地,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難度。
“‘網絡水軍’的出現是正常的,因為其迎合了一些商業機構的需求。”該負責人認為,網民們不用特別地神化,也不用特別地憂慮,在往后的一段時間內,“網絡水軍”還將繼續存在,其雖然希望操縱輿論的方向,但能力終究是有限的,不可能操縱互聯網。他建議,普通的網民要提高鑒別網絡上真假信息的能力,盡量不要相信“簡單的信息來源”的消息,也可以通過搜索發帖者之前的言論加以鑒別。
網絡事件的炒作中,還有兩個隱形“推手”。一個是部分商業網站推波助瀾,另一個是受誤導網民的關注。網站參與和網民盲從,成為網絡推手炒作的“幫兇”。
網絡推手常常化身為“網絡殺手”。特別是當網絡推手在詆毀某個人、某件事物時,往往采取人身攻擊、制造謠言等方法。當“網絡殺手”滲透到政治領域,成為“權利水軍”時,其社會危害就會更大。
“我都不敢相信網絡了,隔天差五就出現個網絡明星,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一些網友表示,特別是一些論壇上的醫療信息,后面的跟帖竟然出現癌癥一個月被治療好等信息,很明顯是有人在炒作某家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以前我還喜歡上一些論壇去發表某些看法,現在沒有心再回帖了,以免自己陷入網絡炒作中,成為幫兇。”
一方面是扼殺網絡民意,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個人或企業,為了達到自身的目的,也開始與網絡公關公司合作,進行自我推銷。“網絡水軍”和網絡推手在網絡扼殺民意的同時,引發了很多問題。海口市人大代表楊光針對“網絡水軍”這一現象一直非常關注,他曾多次在人大上提出建議。他認為,當網絡上出現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被“網絡水軍”力捧的時候,“水軍”們是推手,反之,“水軍”們在對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情誣蔑、顛倒是非時,他們又是網絡的“打手”。因此,對于“水軍”這一新生事物,需要社會各界更多的認知,當然對于惡意傳播不當言論,甚至充當“網絡打手”要遏制和打擊。
“‘水軍’亦正亦邪,也能起到監督社會的作用。”楊光舉了一個例子,“肯德基和麥當勞的蘇丹紅事件,奶粉事件等等,都不是由媒體先報道出來的,而是論壇爆出來的,所以很多企業和公司很怕論壇,這樣的‘水軍’對社會還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讓一些負面得到曝光,如果完全否定‘網絡水軍’的作用,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楊光認為對網絡口碑營銷等推手行為應該采取必要的管理與引導,如果因為“網絡水軍”的存在,導致網民在網上發言的自由受限,則有因噎廢食之嫌,打擊“水軍”須避免殃及無辜網民。
“網絡水軍”的出現,也會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機會,如果一個人被蓄意詆毀是否違法?“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可以推究法律責任的。”海南萬理律師事務所律師蘇子營表示,如果蓄意制造、傳播惡意言論,不但會造成名譽侵權,嚴重的還會構成誹謗。所以一旦“網絡水軍”涉嫌擾亂網絡秩序,法律上可以向“網絡水軍”、輿論制造者、服務提供者追究法律責任。
但是由于網絡上很多的言論都是匿名或者一些ID的注冊者刻意隱瞞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查出其真實身份。蘇子營認為,首先應該對一些易于被網絡推手利用的網絡傳播形式及時進行研究,加強監管。同時,網站作為網絡精神食糧的提供者,更應該加強行業自律,主動行動起來,與網絡推手劃清界限,禁止網絡推手滲透到網絡編輯、論壇版主等崗位上來。“但要真正解決網絡虛假的問題,最根本的辦法還是網絡實名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