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15日消息 近日媒體報道“云南曲靖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5000多噸工業廢料鉻渣非法傾倒導致污染”引發關注。昨日,由國家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組成的專家組來到曲靖鉻廢料非法傾倒點進行取樣調查。
是否污染南盤江需評估
今年6月12日,曲靖麒麟區有群眾反映部分放養山羊死亡,環保局接報后發現系山羊喝劇毒工業廢料鉻渣下的積水造成。經調查核實,鉻渣來自位于曲靖陸良縣的化工實業有限公司。
昨日,國家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一行4人的專家組對曲靖的三寶鎮張家營村、越州鎮黃泥堡村,還有麒麟區鉻渣非法堆放點進行了核查。一是實地核查鉻肥料堆放點,二是對可能造成水體污染的地方進行土質、水體取樣。目前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要在評估后才能判定是否對南盤江水系造成水體污染。
相關人員表示,結果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公布。
將對群眾損失評估賠償
曲靖市副市長陳軍介紹,下一步曲靖處置該事件的后續工作包括:組織環保專業技術人員對鉻渣傾倒地污染情況再進行認真調查和監測,確保無鉻渣清理遺漏;將追究監管部門、企業責任,評估賠償群眾損失;繼續動態監測好有關區域的水質,定期公布水質監測數據,確保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安全。同時請求省環保廳向社會公布今年以來南盤江的水質監測數據。
粵桂黔聯動交換數據
鉻渣事件導致網絡傳言珠江源南盤江受污染。廣東環保廳13日表示,已啟動應急預案,全面監測珠江水質,每天對鉻進行監測,目前的監測數據顯示,珠江水質正常。13日下午,云南省環保廳監察大隊大隊長黃杰說,南盤江水質一直在監測,沒有鉻超標的記錄。
廣東環境監測中心站副主任向運榮介紹,此次南盤江、珠江流域交界監測斷面是在各個省份之間,各省之間有通報機制,當環境事故發生后,流域各個省份就會啟動環境應急預案。“鉻是廣東省對水質監測的一項常規指標,數據顯示沒有超標,珠江上游的廣西、貴州也向我們反饋數據,三地正在聯動交換數據。監測顯示水質是安全的。”
■ 現場
堆過廢渣的地方寸草不生
早在8月10日,《云南信息報》記者馮蔚等人就前往鉻渣的傾倒地———曲靖麒麟區越州鎮進行了調查采訪。昨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描述了當天在現場看到的情況。
“我們在當地村干部帶領下走上一條山路,發現路兩邊土壤顏色很詭異,有白色、黃色、紫色,明顯不是當地土壤顏色,地上還有一些小顆粒,非常小像石子一樣。當地村民說這就是鉻渣,但肉眼分辨不出。”馮蔚說,在靠近這些堆廢渣的地方有一些松樹,都已經死了,堆過廢渣的地方寸草不生,滿目瘡痍。可能是司機這倒一點那倒一點,最大的一塊是半個籃球場那么大,而一路上到處都是。當地村民說,當時把這些廢渣清走的時候,連同廢渣下面半米多的土都挖了,但是就算挖了土以后,現在還是留下了一些白的、黃的、紫的詭異色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