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27日消息(記者王紹兵)今天(26日)是我市確定的工業日,全市工業工作會議上午在第二辦公區綜合樓隆重召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辭在會上強調,要從貫徹落實國際旅游島戰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的戰略高度,進一步增強抓好工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凝聚力量、迎難而上,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會議由市委副書記、市長冀文林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高錦全、市政協主席黃行光、省工信廳副廳長廖強以及市政府副市長蒙國海、韓美、袁光平、丁竹、徐敏生等出席會議。
會議印發了《關于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徐敏生就該規定作了起草說明。該規定是我市近年來出臺《海口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及《實施細則》后,又一個扶持工業發展的重大舉措。
陳辭指出,“十一五”期間,海口將城市資源和基礎設施向產業傾斜,按照“工業向園區集中,園區向西部轉移”的空間布局,以及高新技術為導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新型工業的總體思路,工業保持了增長態勢。但同時也要看到,海口工業發展極不平穩,增長速度緩慢,長期居于全國大中城市后幾位,在省內的比重也逐年下降,因此必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拉長工業短板。
陳辭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海口最大的政治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國際旅游島中心城市,讓全市人民過上美好和有尊嚴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工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和任務。首先,工業是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的有力抓手,而實體經濟又是國際旅游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撐,沒有工業的支撐,產業做不大,城市化是空的,現代服務業也發展不起來。其次,工業還是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載體,工業發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海口城市“擴容”的成敗。此外,大力發展工業就是改善民生,工業發展了,就業問題就好解決,老百姓的收入就有了保障,社會和諧穩定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陳辭說,發展工業就是海口“十二五”時期調結構的重大舉措,要把握好五個關鍵問題,進一步明確“十二五”工業發展思路。一是要做大工業規模,想方設法讓園區面積翻番,達到30平方公里,舉全市之力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努力形成汽車、食品飲料與農副產品加工、光伏、醫藥、文化創意與休閑娛樂5個年產值過100億元的支柱產業集群。
二是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技術、生物制藥、文化創意產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三是要堅持集中布局、集約發展,提高土地的投資強度和利用效率,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充分發揮園區的集聚效應。四是要配置優質資源,加大傾斜力度,完善工業發展的配套政策。五是要創新管理體制,激發發展活力,注意發揮“港區聯動”和“兩區聯動”的優勢,形成政策和區位優勢互補,產生疊加效應。
?
?
冀文林在主持會議時強調,當前海口要進一步確立以工業為主導的經濟工作理念,建立以工業為主體的招商引資機制,優化以企業為中心的經濟發展環境,完善以工業為重點的績效考核體系。同時,希望企業家們勇于創新,誠信經營,積極報效社會,為建設海口人民的幸福家園多做貢獻。
廖強在會上充分肯定了過去幾年海口工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并介紹了全省工業發展思路和政策。
會議還對一汽海馬等海口市2010年產值十強企業和紅塔卷煙等海口市2010年納稅十強企業進行了表彰。龍華區、高新區、綜合保稅區以及重點企業代表一汽海馬、英利等單位負責人進行了發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