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一名利比亞士兵在大馬士革郊區哈拉斯塔持槍警戒。據媒體報道,當日該地發生兵變。(法新社)
海口網消息9月01日?? 8月28日,伊朗外長薩利希表示,如果北約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打擊,將會陷入“泥潭”。29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再次警告西方,不要插手敘利亞事務。伊朗之所以有上述言辭,只因西方各國對巴沙爾政府態度越發強硬,敘利亞問題恐難逃西方干涉。
態度轉趨強硬
今年3月,敘利亞國內爆發示威沖突,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以鐵腕鎮壓。對此,美歐等國多采取外交譴責,制裁僅針對巴沙爾總統身邊少數親信,對其政府態度則模棱兩可。
然而近日,西方各國轉變立場,明確提出更替敘利亞現政府。8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要求巴沙爾下臺,并宣布對敘利亞實施迄今為止最嚴厲制裁:凍結敘利亞政府在美一切資產、停止從敘利亞進口石油、禁止美國公司和個人在敘利亞投資。同日,英法德三國領導人亦發表聯合聲明,譴責巴沙爾政府,迫其下臺。
西方強硬態度令其盟國開始重新考慮對敘政策。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在貿易及庫爾德人等方面與敘利亞現政府有合作需求,因而此前在巴沙爾去留問題上一直保持緘默。直到8月28日,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跟隨歐美,宣布“已對大馬士革政府失去信心”,總理埃爾多安更直言巴沙爾將會成為“阿拉伯之春”革命中下一個被趕下臺的人。
干涉有利可圖
分析人士認為,西方之前專注于利比亞戰事,無暇他顧,且敘利亞國內形勢不明,因此隱忍不發。時至今日,利比亞局勢初定而敘利亞動亂愈演愈烈,歐美各國大可騰出手來,借機解決敘利亞問題。
敘利亞1920年至1946年受法國殖民統治,獨立后經濟又長期為西方各國操縱,政治屢遭英法干涉,因而歷來秉持反西方政策,為歐美所不容。與此同時,巴沙爾政府與伊朗當局同屬什葉派穆斯林,是“什葉派新月帶”上重要一環。專家指出,敘利亞作為伊朗在阿拉伯世界中唯一盟國,為后者插手包括阿以沖突在內的諸多地區問題提供了通路。推翻巴沙爾政府,將遏制伊朗的地區影響力,并有望在敘利亞建立親西方政府,一舉多得。
另外,明年美、法兩國總統大選在即,奧巴馬、薩科齊支持率卻因債務問題而屢創新低。數據顯示,截至月末二者支持率僅為38%、36%。顯然,高調反對巴沙爾“暴行”,將有助于轉移民眾注意力,挽回選民支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