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真假難辨職稱證》,以下是節目實錄: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焦點訪談》。
我們看一個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往往會問他是什么職稱。職稱反映的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和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和成就。在一些專業性要求很高的行業,技術職稱是一個從業的硬指標。獲得職稱證要經過嚴格的審核考評程序,這本來是一件很嚴肅的事。然而記者在成都市青羊區采訪的時候看到,職稱竟可以這樣獲得。
解說:
2010年11月12日,成都市一家建筑裝飾公司的經理老劉接到了一個自稱是四川省人才委的電話,說他們公司有兩個職工已經具有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的資格了。
成都市某公司經理 劉先生:
條件:具備40歲以上,有15年工作經驗,具有一定的專業項目的,負責過專業項目的這些人員,可以申報高級工程師證。
解說:
據記者了解,在成都市申請高級職稱要通過單位向市職稱改革領導小組申報,經過成都市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定,報四川省職稱改革領導小組審核批準以后才能頒發,費用只要320元。然而老劉告訴記者,他們這種高級工程師職稱與記者了解的大有不同,收費可要貴多了。
劉先生:
需要專家來評審,根據我們工作負責的項目規模來進行評審。
記者:
那需要專家評審的話,需不需要費用呢?
劉先生:
當時他說是一個人12000元。
解說:
一個高級工程師的職稱要12000元,這價碼可真不低,但是圖省事想走捷徑的老劉還是給自己和公司的另一個職工報了名,很快一個多月過去,老劉接到通知去交錢拿證,可這時他發現有點不對勁。因為這家全名叫“全國高科技人才委教育專業委員會培訓中心”的機構開出的發票,怎么蓋的卻是“成都謀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章呢?
劉先生:
他說他們人才委是不能出發票的,他們沒有資格出發票,他們就是說只有委托成都謀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代替他們出具發票,代替他們上稅,這樣解釋的。
解說:
而接下來拿到證以后,老劉更暈了,因為這兩本高級工程師證發證的時間居然是十年前的2001年。
趙先生 成都市某公司職員:
因為我1993年畢業的,按這種高級職稱來評定的話,應該是十五年以上。如果按2001年的話,實際我只有初級職稱的資格。對,年限都不夠。
劉先生:
還有一個問題,我發現鋼印和發證機關的章不是一個章。
記者:
前面是成都市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后面這個鋼印是?
劉先生:
成都市青羊區職稱改革領導小組,前頭又多了一個青羊區。
解說:
如此看來,這兩本高級工程師證極有可能是兩本假證。24000元買了兩本廢紙,老劉他們可是懊惱透了。
趙先生:
因為當初就是想經歷夠了,自己能力有了,那么就差這個東西,我們就想省事,誰知道省事省成這個樣子。
解說:
不過一本居然賣到12000元,這賣假證的胃口可真夠大的。那么這家“全國高科技人才委教育專業委員會培訓中心”究竟是個什么來頭呢?記者首先采訪了四川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局。
記者:
“全國高科技人才委教育專業委員會”以及它這個培訓中心,在咱們民政系統這個里面有沒有備案?有沒有批準?
陶明明 四川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
這個機構呢,在我們四川沒有進行備案登記,剛才我也請示了國家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這個委員會也沒有在民政部進行登記注冊,從你介紹的情況和目前掌握的情況應該是一個非法的組織。
解說:
隨后記者了解到,2010年5月17日,國家民政部發布公告取締了一家叫做“全國高科技產業化協作組織”的非法機構。而賣假證給老劉的“全國高科技人才委教育專業委員會培訓中心”就是這個非法組織的一個分支機構。這家培訓中心和開發票的成都謀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什么關系?謀成公司的法人代表張云貴告訴記者,“全國高科技人才委教育專業委員會培訓中心”其實不過是他們從上家那里買來的一個唬人的名頭。
記者:
全國高科技人才委。
張云貴 成都謀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對,那是我們的上線。
記者:
那當時授權的時候,你們給他們交了多少錢?
張云貴:
當時2009年,都兩年多了,交了2萬塊錢。
記者:
2萬塊錢?
張云貴:
嗯。
解說:
在這家公司記者看到,買來了“全國高科技人才委教育專業委員會培訓中心”這張騙人的招牌以后,謀成公司就開始自制紅頭文件,大模大樣地干起了賣假證的生意。采訪時我們看到,公司有一項業務正在緊鑼密鼓地操作中。
鄒蘭慶 成都謀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
我們在做培訓。
記者:
做什么培訓?
鄒蘭慶:
一級建造師考前培訓。
記者:
收多少錢?
鄒蘭慶:
4000多元。
記者:
誰授權你們在做這個?
鄒蘭慶:
“全國人才委”授權我們。
記者:
我們在這里面還看了你們專業技術人員考核登記表,下面落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和成都市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翻譯,這是他們授權你們填寫的嗎?
鄒蘭慶:
這個表是一直就有,但是這個表最早是……
記者:
一直就有,那就好,那一直以來你們是從哪兒弄來的?
鄒蘭慶:
因為這個事我還不是很清楚。
解說:
不過雖然這些文件表格沒有一項是真的,但是公司法人代表張云貴卻告訴記者,老劉他們的這兩張高級工程師證可是他們從正規渠道辦下來的。
張云貴:
這個是青羊區職改辦給的名額,青羊區職改辦發的證也是正規的。
解說:
騙子公司也賣真證,這很讓人有點出乎意外。那么張先生的話和這兩本高級工程師證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呢?于是記者跟隨老劉他們來到成都市青羊區職稱改革領導小組,找到了負責發證的培訓中心教務處。
吳建榮 成都市青羊區職改辦培訓中心教務處主任:
真的,是青羊區發的這個證。
記者:
真的假的?
吳建榮:
真的是我們發的證。
記者:
真的是你們發的,你們發的這個應該有紀錄,它有編號呢。
吳建榮:
這是以前發的證,都沒有記錄。
記者:
以前發的都沒有記錄?
吳建榮:
嗯。
記者:
它上面寫的是2001年,2001年是不是就沒記錄?
吳建榮:
嗯,沒有記錄。
記者:
那現在發的有記錄?
吳建榮:
以前發的證都沒有記錄。
解說:
兩本倒填時間的假證吳主任卻說是真的,這讓老劉他們實在是糊涂了,于是他們決定到成都市職稱改革領導小組再鑒定一下。
趙先生:
一個工作人員他拿證翻了幾下,非常堅決地說這肯定是假的。他說作為高級職稱青羊區肯定沒有資格發,第二個你這個審批機關是空白的,什么都沒有,還有這個編號,根本就沒有這個編號。
解說:
而根據成都市職稱改革領導小組工作人員的鑒定可以看出,造假證的人正是鉆了當年職稱證書管理還不太規范,檔案記錄不完整,也不能上網驗證的漏洞,故意把時間填寫成2001年,這樣即使被人懷疑有假,因為沒有原始記錄,查驗起來也很困難。不過無法查驗并不意味著就是真的,青羊區的吳主任把兩本假證說成真的,依據到底是什么呢?這一次記者直接找到了培訓中心請吳主任再次鑒定一下。
吳建榮:
現在我們無法辨別這個證。
記者:
就說你無法辨別這個證是真的還是假的?
吳建榮:
真偽現在我們是無法辨別這個證。
記者:
上午的時候你跟我怎么說的?
吳建榮:
上午你是這個證嗎?確實叫我辨別,我現在辨不出這個證。
記者:
現在你都辨別不出來這個是真的是假的?
吳建榮:
嗯。
記者:
就是說這個至少做得很專業了?
吳建榮:
確實很專業。
記者:
很專業。
解說:
兩本漏洞百出的假證,負責職稱管理的吳主任本應該一目了然,可現在吳主任卻是真假莫辨了,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謀成公司張云貴先生的一番話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記者:
收上來的12000塊錢,你們給他們多少?你們留多少?
張云貴:
我們給他們七八千吧。
記者:
給他們七八千?
張云貴:
嗯。
記者:
一份七八千?
張云貴:
嗯。
記者:
這個錢交給誰?
張云貴:
交給青羊區。
記者:
青羊區的誰?
張云貴:
我沒有經手這個。
記者:
你們從青羊區職改辦總共辦了多少類似這樣的證件?
張云貴:
50個左右。
記者:
50個左右。
解說:
采訪中記者發現,謀成公司除了能辦高級的,還能辦中級的和初級的工程師證,三項加起來,謀成公司從青羊區改革職稱改革領導小組拿到的專業技術職稱證書顯然遠遠不只50本。
記者:
辦證的費用,高級的是多少?中級的是多少?
張云貴:
中級收七千、八千。
記者:
你們按多大的比例給他們?
張云貴:
比如說讓你交六千,你就按照這個交給他。
解說:
于是在謀成公司和青羊區職稱改革領導小組某些人的內外配合下,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假證件就如此這般流向了社會。這意味著許多不具有真實資質的人將來都可以拿著這樣的假證書去拿項目、干工程,給社會平添無數的安全隱患。公司趙先生告訴記者,在四川省建設廳對外辦公窗口,他拿著這本高級工程師證去申請增加公司的安裝資質居然就能用。
趙先生:
工作人員接過這個證翻了兩下,然后就順便問了旁邊一個人,旁邊這個人把證拿到以后,從那邊又拿了一個證對比了一下,說就是你們這一批嘛,是真的,我們這邊認可,因為我們專門派人到青羊區職改辦去問了,這個證是可以用的,是他們發的可以用的,是真的。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職稱是對行業從業人員專業能力的評價。如果不是憑真能力,而是靠買職稱上崗就會給相關行業的工作和管理帶來隱患。騙子賣假證自有法律嚴懲,而把關者監守自盜、以權謀私又該由誰來監管呢?在青羊區職稱改革責任部門參與作假的都是些什么人?究竟有多少假證流入了社會?這些問題都需要一個明明白白的回答。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