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6日消息(記者陳小萍)海口晚報報與海口網、市文明辦聯合發出文明“征集令”以來,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響應。許多市民普遍反映,海口電動車駕乘陋習較為嚴重,且屢禁不改,應引起社會的關注。同時呼吁市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杜絕陋習。本報記者曝光部分電動車交通陋習,請市民以此為對照,想一想,我們身上是否也存在這個問題?
市民曝光電動車亂象
現場回放1:逆向行駛車流中“見縫插針”
騎著電動車,悠然在機動車道上行駛,在紅綠燈路口還上演精彩的“變道秀”,這樣的場景,你是否已屢見不鮮?8月22日下午6時左右,新聞爆料人周宗貴在海口市文明橋下,抓拍了一組電動車機動車道上變道的交通陋習鏡頭。
據周宗貴介紹,當天他來到文明天橋,發現這里在一個月前已劃上了斑馬線,安上了紅綠燈。但在短短的十幾分鐘內,仍有不少市民對紅綠燈有視無睹,勇往直前,更有許多電動車與機動車同道行駛。而在這些人當中,表現尤為突出的是一位上身穿黑色體恤、下身著牛仔褲、年齡約為25歲的年輕男子。該男子不僅把電動車騎上機動車道,甚至還逆向行駛,左沖右突,在車流中“見縫插針”。
“雖然安裝了紅綠燈,但不少市民依然騎著電動車冒險強行通過,加派協管員在現場吹哨也沒用,占道、逆行等現象經常上演,交通亂成一團”,市民周先生說道。
?
現場回放2:電動車變身“胖子”
為什么騎電動車?許多電動車一族會說:省錢、省勁、方便。不過,電動車也有變成“胖子”的一天。
據市民王小雄介紹,2011年4月12日上午11時許,他下班路過龍昆南路段中國茶道附近,發現一位中年男子一輛黃色的電動車,電動車后面載著滿滿的塑料泡沫,電動車的后車鏡根本看不到后面行駛的車輛。
王小雄回憶,電動車上的塑料泡沫總體長度有3米多,寬有2米多,體積跟一輛小車差不多。而充當“胖子”的電動車還行駛在機動車道上,當天的風力達4-5級,稍有不穩,電動車駕駛者的生命安全將受到很大的威脅。如此行車,帶來相當大的交通隱患。
文明征集令
征集一:100名(個)“文明先鋒”,市民可推薦身邊好人,文明社區,本報將組織“文明先鋒”傳經送寶,或相關單位到“文明先鋒”參觀學習;
征集二:100個“城市創意”,征集市民對城市建設及管理方面的創意,讓我們的城市充滿文明氣息;
征集三:100幅“紅黑鏡頭”,廣大市民可對身邊的文明、不文明現象進行反映,以圖片、線索的方式提供給本報。
參與者可將攝影作品及作品名稱、拍攝時間、拍攝地點、作者姓名、聯系電話發送到郵箱:hktpzj@163.com,或海口網社區攝影圈“抓拍交通陋習促文明”專欄,網址:http://bbs.hkwb.net/forum-5-1.html。本次活動設一等獎5名,獎金各1000元;二等獎10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20名,獎金各300元;優秀獎50名,獎金各100元。
活動期間,海口晚報、海口網、海口文明網互動,將舉行城市文明“大家談”活動,并開通海口網微博,邀請市民及相關人士上“海口會客廳”,就相關文明話題展開探討。
創建文明城市,我們一起努力,本報真誠期待廣大市民網友的參與,參與方式:(熱線)66813555,(郵箱)hkwb1234@sina.cn,(海口網微博)t.hkwb.net,(海口網論壇)bbs.hkwb.net。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