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9月11日,美國本土遭到恐怖主義襲擊,美國經濟實力的象征世貿雙塔在襲擊中轟然倒下,美國軍事實力的標志五角大樓在襲擊中局部坍塌,3000多無辜平民在襲擊中死于非命,道瓊斯指數驟跌14.3%.股市縮水1.4萬億美元。十年來,美國政府把反恐作為壓倒一切的要務。為了打擊國際恐怖主義、改善美國的安全環境,美國政府采取了許多驚人之舉,也讓美國民眾承受了許多不堪之重。
十年過去了,美國促成了全球反恐合作,推翻了支持恐怖主義的塔利班政權,擊潰了從事恐怖活動的基地組織,擊斃了恐怖大鱷本·拉丹,美國本土未再發生既遂恐怖襲擊事件。
但美國真的更安全了嗎?國際社會也更安全了嗎?答案顯然不那么肯定。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的兩場反恐戰爭恐怕會滋生出更多的恐怖細菌。
美國通過阿富汗戰爭雖然擊潰了基地組織,但美國組建的卡爾扎伊政府遠未控制住局面,塔利班勢力仍然活躍在阿富汗各地,基地分子策劃的暴力襲擊事件仍不停發生。為迅速擺脫阿富汗難局,美國開始設想把塔利班納入阿富汗政治進程。但美國通過戰爭都未消滅塔利班,怎么可能通過談判來改變塔利班?從美軍戰火下九死一生挺過來的塔利班一旦重新得勢,怎么可能對美國友善?阿富汗政府在數萬北約聯軍協助下都無法消除反政府暴力活動,怎么可能在美軍撤離后控制住局面?誰能保證美國揚長而去后,阿富汗不重新成為反美極端主義的溫床?
盡管阿富汗戰爭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但這畢竟是聯合國授權并獲得國際社會支持的、合法的反恐戰爭。伊拉克戰爭就完全不同了。伊拉克戰爭前夕,全球600多個城市連續數周爆發了反戰游行,聯合國安理會拒絕授權,美國繞開安理會發動戰爭,“理由”是薩達姆政權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活動,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曾言之鑿鑿地在安理會論證美國掌握的“鐵證”,但事后證明伊拉克戰爭是一場既沒有證據也沒有授權的非法戰爭。圍繞這場戰爭的是非爭論仍在繼續,戰爭造成的幾十萬伊拉克人傷亡和基礎設施的毀損卻是實實在在的,薩達姆沒有解決的問題美國仍然沒有解決,伊拉克的族群矛盾仍然尖銳,宗教沖突仍然激烈,反政府暴力活動仍然頻發。現在的伊拉克再度成為美國的盟友,面對成堆的戰爭遺留問題和復雜的宗教部族矛盾,伊拉克政局走向蘊含頗多未知因素,誰又能保證將來的美伊關系不再發生新的輪回。
如果說,美國十年反恐是否給美國帶來了更多安全還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那么十年來國際社會面臨的反恐形勢更加嚴峻則是不爭的事實。阿富汗的基地分子逃到世界各地并隨著伊拉克戰爭后中東局勢而重趨活躍,建立了類似“基地阿拉伯半島分支”、“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等分支機構,并具備了再度組織恐怖襲擊的能力。今年8月26日發生的聯合國尼日利亞大樓爆炸案,也能見到基地組織恐怖襲擊的鮮明特征。此外,恐怖襲擊在埃及、沙特、俄羅斯、巴基斯坦、約旦、印度、印尼等地也多次發生,形成從西亞北非經南高加索、中亞、南亞到東南亞的一個恐怖主義活動猖獗的地帶,給相關國家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戰爭給美國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今年,美國主權債務已經突破14 萬億,債務率接近100%.大大超過公認的國際警戒線標準。當然,美國目前的經濟困難并不主要是由戰爭引起的,而主要是由于美國經濟金融化的結構性矛盾、政府的借貸度日的執政方式和民眾的超前消費理念,但戰爭消耗的巨額人財物力對美國經濟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相對于十年前,今天的美國經濟更加脆弱,美國支撐目前全球戰略攤子更加吃力,經濟安全的形勢更加令人憂慮。
恐怖主義是人類社會的公敵,反恐是國際社會不二的長期選擇。但反恐必須標本兼治,如果在國際關系中輕率使用武力,不但無助于國際反恐事業,反而會造就更多的恐怖主義土壤;反恐不能搞雙重標準,如果讓那些打著“民族權利”旗號從事恐怖活動的人得以逃脫法律的制裁,那么國際社會只會見到越來越多的恐怖分子。
美國通過戰爭摧毀了兩個反美政權,確實讓“9·11”后悲憤的美國人“出了一口惡氣”。但美國在反恐行動中加載過多非反恐因素,如國內政治考量,大國關系博弈,油氣資源控制,地緣戰略布局等,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反恐財力,偏離了反恐重心,忽略了標本兼治。
“9·11”十年后的美國未必更加安全, “9·11”十年后的世界更加動蕩不安。(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曲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