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
海口網9月8日消息(特派記者張楊 李云川 通訊員李鵬)“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這是毛澤東在1935年寫給彭德懷的六言詩,形象地說出了延安當時的地理環境。盡管這些環境為革命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但在如今的新形勢下,這些地理、自然、交通狀況卻會對延安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構成了一定的阻礙。
“延安是黃河中游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積2.9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8.4%。”延安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李海軍說,為此,延安大力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延安轄區的吳起縣從1998年開始就實施封山禁牧,退耕還林還草,成為全國退耕還林第一縣。”
進入吳起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在洛河兩岸忙碌的人們和綠白相間、錯落有致的川臺地塊,白的是全隴雙膜玉米,綠的是一排排一行行新栽植的油松苗。
在白豹鎮樓房坪村,育苗大戶王啟武正和村民們一塊起運苗木,滿臉洋溢著收獲的喜悅。他說:“每畝地能出20萬株油松苗,每株苗按今年市場價1.2元計算,我家今年的收入十分可觀。”像老王這樣的育苗大戶在吳起縣還有很多。
如今,延安實施了延河與南川河污染治理,建成了“兩河水景”工程,中心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看到延安的變化,海南延安行采訪團的編輯記者們表示:“都說延安是革命老區,但延安真的是一點也不‘老’。”
李海軍說,未來延安將強化生態文明意識,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努力綠化城鎮村莊,建設“生態延安”,讓延安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
?
???相關鏈接
海南新聞采訪團深入革命圣地延安實地采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